精選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邪聚惡散」》

圖片
秋冬以來,風邪、寒邪活躍;之前的夏季有熱邪、濕邪逼人不舒服。邪者,以破壞為始而終於惡果。秋冬養身進補,目的在於「克邪」。基本功無他,「誠心正意」不屈服於作惡即可。 至於如何啟動「誠心正意」?起於善念!客觀的浮世諸現象,看似紛亂,而有孔子所惡者,「以紫亂朱」;屈原所痛者,「黃鐘毀棄,瓦斧雷鳴」。以易懂之語陳述,正是「以假亂真」;以哲學之語批判,正是集「歷史之反動與虛無主義於匯聚成流」。 折騰台灣已有時日的在野政治勢力,始於合流之念,終於亂流之怨;於本日正式進入時代的轉折。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帶來新時代的期待。合流之不容易,出於戰略想定的自欺,近於神學式的造神造論:誰才是「王者」?殊不知者,在於膺品想以假亂真,却必被破於真實之前。這是現象學所指陳的檢定法則。 有些友人問俺,如何看待台灣的大選?因紛亂不明而有焦慮。俺笑看浮世,輕鬆莞爾一笑,即可辨明浮世誰將主宰;正如暗夜漫長待天明之曙光乍現,浮世大白。 認真於選舉者,必出於誠心正意,最美!出於自欺欺人而選舉者,必工於心計;所謂團結匯流之話,正是自證不團結才是本質,參與者各有私利之圖謀,唯恐吃暗虧,已無能力述說自己陣營的存在價值和參選的正當性。 孔子有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自己無能而路上亂拉伕和砍柴,終有力窮而火熄之時。時代之諸現象看似騷亂激動,實則有邪窮之時。君子所至盼者,「始於兵而終於禮」;小人所亟求者,「始於狂愛而終於狂悲」。在野政治勢力之「邪聚惡散」正是一場可供哲學批判的浮世啟示錄。

法哲學筆記 -《放棄,作為佔有慾的想像!》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禪宗大師 神秀(606年-706年)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禪宗六祖 惠能(638年-713年)

生逢世間的現象擾攘不安,人心動盪;這兩首《偈佗》開示了人心,有助於對於世事的現象和本質之間的辯證理解,和紓解人生的困惑。【中國禪宗五祖弘忍】年邁之時,想《傳付衣法》給門下徒眾,而出現這兩首互相競比禪意開悟和境界高遠的《偈佗》。當然,【弘忍】老師父最終認可了較年輕的小和尚【惠能】的悟性,認為他有慧根,而決定傳付他教派祖脈,成為【中國禪宗六祖】。【惠能】也沒有辜負【弘忍】老師父的慧眼;佛法自【天竺】向東來到中土,【中國禪宗】另為佛法開創了教派;傳到南派【惠能】一系,由他發揚光大,承先啟後。

【中國禪宗】的教義強調《不立文字》的《頓開悟空》,理想極高。然而,即使【中國禪宗】開示了【世尊】( Bhagavat )交付【摩訶迦葉】(Mahakassapa)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心法;然而,在山門面臨權力傳承時,仍然不能免俗地要來一場比試高下的競爭,才能佔有權力的法統;那更何況凡世俗界的愚夫愚婦了。《爭奪》,必然是因為名利實物為人之可欲,而資源匱乏;所以必須讓有意實權者一爭高下;鬥智、鬥力和鬥法皆無妨,無所不用其極;這是世間場域的現實;無所謂高尚與否。非洲莽原上的《掠食者》追逐獵物有斬獲;其他想分食的群獸,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和天上飛的,無不想佔有或分紅。這是一個慾望支配意志,而佔有慾泛濫的世界。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 - 1860年9月21日)認為,《生殖的慾望》才是一切行為的源頭;只要生殖的目的得以實現,死了也值得。《鮭魚》歷經險阻,也要冒死回到原鄉的出生地河流場域;在那兒產卵和授精,以完成生殖繁衍的任務。因此,【叔本華】的觀點,是有實證性的。至於,人間世上的色男慾女充斥各個角落,燈紅酒綠的情色世界盼望華燈初上;只是資本主義的表象;色男慾女追逐激情,本質上,乃是生殖慾望的不能滿足;於是想要再啟動暗渡情慾的棧道,以得到扣擊扳機命中目標的快感。這才是真實的世界;也是慾望支配的場域。

世界既不高尚,也不卑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 - 前347年)認為,"世界,就是你看到的樣子!";因此,《佔有》是一種符合《生殖慾望》的本能反應;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糾紛煩惱也都源於此。"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當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以民族主義,作為對外交往的《話語文本》;這個世界的紛爭議題只會有增無減。當世人正期盼《亞洲太平洋區域》的經濟合作,能帶動世界經濟的復甦時;卻發生亞太各國家爭奪【南中國海】中諸小島的主權;又有中國、日本和台灣也在爭奪【釣魚臺】小島的主權;各方的當事國互相叫陣。在此之外,中國也一直宣稱對台灣擁有主權,要求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顯然,這些現象符合世界的《生殖慾望》的本能反應;《佔有》才是世界運轉的本質。

在此時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發生在美國的政學界;就是有些學者和政客敦促美國政府,重新考慮,改變對台灣的政策,以《放棄台灣》來換取中國能免除所持有的美國國債的債權。這種論調,其實對台灣產生不了任何效果;反而曝露了美國政學界菁英的道德虛無和人格的低賤。為了國家自身的財務危機,竟然覬覦別的國家;動起壞腦筋,想要和中國作《買空賣空》的無本生意。從歷史的事實,和依據《國際法》的原則;美國迄今對台灣無任何擁有主權的正式條約根據。即使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盟軍】接受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美國政府也沒有任何軍事佔領台灣的事實;美國自己在戰後放棄了軍事佔領台灣的權利;如今已失去再主張佔有台灣的請求權的時效了。

台灣人民所長期佔有和擁有台灣,最明確的國際法的證據,載在1952年4月28日生效的【舊金山對日本和平條約】上;【第二條】規定:"日本放棄台灣和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據此,日本也沒有宣示,要將《台灣和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移交給任何一個國家;此後,也無權在日後再作第二次的處分了。台灣人民在日本放棄台灣和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後,在自己世居的土地上,依據《先佔的原則》,也已經有效行使主權和治權超過半世紀了;依據《事實佔有》的原則,台灣人民對台灣和澎湖群島,有無可被取代的主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未曾佔有和統治過台灣;而台灣人民也不是其人民。因此,中國對於台灣的土地,無論從《屬地》或《屬人》的原則判定,完全不具有任何《國際法》上的主權的《請求權》資格了,更無從宣示領土的主權了;遑論在1895年4月17日簽署的【清日馬關條約】中,清國已宣佈,割讓和永久放棄台灣和附屬島嶼了。即使中國意圖以《政府繼承》來宣示對台灣主權,也無法顛覆日本已放棄,而非移轉《台灣和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的既成事實。

再往上探尋,荷蘭(1624年 - 1662年)、西班牙(1626年 - 1642年)和歷史上英國、法國都曾經以不同的理由登陸台灣,或局部地佔有台灣;但是,終歸美夢一場,而遺憾地放棄台灣。台灣很美,強權國家都想要佔有台灣,也曾經有機會佔有台灣;但是最後都被迫,或自願放棄台灣。這是台灣人民的宿命吧!長期遊走於在《被佔有》和《被放棄》之間;不曾有自己的意志和話語;過去,既有悲哀的身世;現在,又有美麗的歸宿:《台灣終歸台灣人民所有!》,這是上天對台灣人民的眷顧和疼惜;台灣人民要永遠珍惜台灣!不要再失去自我了!強權國家對台灣有非份之想,意圖佔有台灣,那是台灣位在近代《海權》和《陸權》利益轉換的重要戰略位置;也是讓世界運轉的強權慾望的本質。然而,台灣也是強權國家難以永久征服和長期佔有的飲憾之地;歷史的機遇,讓台灣人民佔有台灣,更是天經地義。

強權國家或政客放棄台灣,只是世界小事;因為那是他們個別在台灣的利益的計算;於台灣無所傷。然而,若有朝一日,台灣人民自己決定放棄台灣,那才是世界大事呢!《放棄》與《佔有》,何者才是慾望?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 - 1860年9月21日)既然認為,《生殖》是慾望的主人,唯有《佔有》才能實現主人的意志。因此,台灣人民近年來,雖然《不婚》或《遲婚》的族群增加了;但是,色男和慾女滿街跑,非婚生子女也很普遍;可見生殖慾望仍然很強烈;只是要看對像而定。有情慾不滿足的國民,台灣人民自己還會《放棄》台灣嗎?上天也不會同意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