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觀世界發展的本質究竟是統一的,或是分裂的?先從【物理學】的觀點來看宇宙吧!【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在1905年發表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提出【相對論】後,至人生的最後階段,仍想要整合【廣義相對論】和【電磁學】,以建構宇宙的《統一場》理論,終未竟全功。
近代英國的天文物理學家【弗雷德·霍伊爾爵士】,( Sir Fred Hoyle,1915年6月24日-2001年8月20日),最先在1949年提出了【大爆炸】的理論;迄今,此一【宇宙學】已經成為了人類對宇宙生成的一種重要理論基礎。這兩位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對宇宙的認識論,帶有一種《隱喻》;就是宇宙的現狀是由無到有,絕對到相對、單一到複雜;仍然處在分裂和膨脹的過程中;其中必然存在一套【萬有理論】。
人類的《宇宙觀》太深奧又專業了;涉及銀河、星系、星雲、黑洞,物質、反物質等各種觀點,而難以被一般大眾所理解。從宇宙回到人類生存所在的行星《地球》吧!基本上,世界發展的各種現象有精神的,也有物質的分野;或者【唯心論】和【唯物論】。究竟,世界現象的演化趨勢是統一的,還是分裂的?或者,表象上是分裂的,本質上是統一的?我認為,對照宇宙的《演化論》,這個世界是一直處在進行分裂替換的過程中。
基本上,《統一》,永遠只是暫時的或階段性的存在;現象,仍然會從舊的《統一》現象,再回到必然的《分裂》現象。也就是,《形而下》的世界是趨向分裂的;《形而上》的世界是趨向統一的。可惜的是,人間世上的眾人之事,也就是《政治》,卻是普遍呈現各個國家強求《形而下》的統一;而視《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為虛無。如此,必然造成客觀形勢的發展與主觀意志的堅持相違背;實在非智者所為。
我注意到這個問題,是早在我服兵役的軍旅時代;當時,台灣和中國隔海對峙;我被派到了台灣的軍事佈署的最前線【金門】和【烈嶼】服預備軍官役;也是位在敵對方【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接戰前線佈署的對面據點。當年敵對雙方水火不容;也互相刺探,又不分早晚互相向對方實施心戰喊話或文攻武嚇;可視之為典型的世界《大冷戰》氣候下的《小冷戰》氣候格局。對照當前【台灣海峽】兩岸的經貿、旅遊和文化活動的熱絡往返;當年的敵對雙方的嘲諷、咒罵、造假、自欺、欺人,成了人間歷史的笑話材料了。
我在當時的被壓抑歲月中,仍然保持清醒的理性和堅定的意志;我知道,世間的一切虛擬的表象必將回歸真實的本質。世界的萬般現象,只有人的生存意志和自由意志,才是永恆的價值;人類的文明進化和彼此的幸福,才是值得世人追尋的方向。統一或分裂,都是虛擬的表象;也都是俱有可操作性的權力詐欺。
告別不自由的青年歲月後,在台灣解除漫長無人性的【戒嚴令】(1949年5月19日 ~ 1987年7月15日,長達38年又56日)後,我負笈德國求學。那段旅居異國的歲月中,東、西德仍然隔著《兩德邊界線》互相對峙;東、西歐也形成兩種不同的對峙體制。隨後,東歐《自由化》和《民主化》的浪潮,沖垮了人為的鐵幕,【蘇聯】也解體了;德國統一了;而歐洲也開啟了後續的統一進程。
自上一世紀中期以來,歐洲陸續展開的整合工程《關稅聯盟》、《單一市場》和《貨幣聯盟》促成了歐洲邁向《政治聯盟》的歐洲統一理想;似乎,【歐盟】將會是持續擴大加盟的政治領域;也會是未來《歐洲統一》的基礎。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嗎?還是,目前的統合進程,僅是暫時的或階段性的現象。我認為,在過往三十年的歲月中,所見證的這個世界,包括政治在內的各種現象的發展,只是正在進行分裂和統一後的階段性的重塑;世界局勢的發展仍然會持續地分裂。
相對於人類有正式文字記載的歷史大約五千年,過往三十年在歐洲的發展歷史,仍然不具備穩定性的客觀基礎。我也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政治人物最喜愛大肆強調統一的必要性、急迫性和必然性。政治應該是理性的實踐;但是在對於世界紛亂的現象中追求統一,不論是表象的,還是本質的,對於這種複雜的工程,政治人物卻能夠不經過價值的辯證和選擇,而隨意脫口而出;完全沒有人民福祉的理性分析。
以前,台灣在【戒嚴令】的統治下;乃至於民主化後的時代,有些主政者向人民洗腦,承諾要《中國統一》;讓許多離鄉背井流亡的老兵和群眾,抱持不切實際的回鄉幻想,誤盡人生寶貴的歲月;而主政者自己和家人卻私下取得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永久居留權或國籍;也在西方國家置產,暗藏退路。同樣地,中國的當政者也是宣示要《中國統一》,如此洗腦鼓動民族意識來壓迫台灣;卻枉顧【國際法】上早已不存在,對台灣有任何可以宣示主權的《請求權》了。
中國【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失勢的事件顯示:中國的領導階層的內部權力鬥爭,揪出黨國官員的不法犯行,也為家人在西方國家置產,暗藏退路的欲不為人知的黑暗;和台灣的騙局如出一轍。因此,不尊重世界的分裂本質,而宣示統一;只是一種政治意向上的虛擬的騙局;卻會在現實上,造成背離人民真實幸福的災難。在理性的考量下,當政者的統一宣示,只是保持自身權位利益的詐欺謊言而已;也不會改變世界的分裂本質。
當德國的【柏林圍牆】倒下時,東、西德的政府似乎難以相信;德國統一的歷史機遇會輕易地出現。我曾經聽過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DR,東德) 的領導人【何內克】( Erich Honecker,1912年8月25日-1994年5月29日)的演講錄音;他斬釘截鐵地表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體制,如同水和火,永遠不可能共存!";何其壯烈堅定的永久分裂的宣示!當年實在是因為東德的《計劃性經濟》難以為繼,造成經濟崩潰;於是經濟力量居於強者的【西德政府】採取《貨幣聯盟》的政策,以強勢的【西德馬克】,等值地兌換東德馬克;以財產增值五倍誘惑東德人民,然後在雙方人民民主自決的基礎上,東德人民同意出賣主權,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 ,實現了德國統一。
《統一》,作為強者的想像;這一次在歷史的機遇下成功了。但是,強者能化想像為事實,必然是對弱者存在誘人的優勢;而且是以德服人,而非以力可以服人!另一方面,政治統一的目的固然實現了,內部整合的工程卻仍然存在社會和經濟的困難,有待雙方的人民去克服。但是,西德人民卻從此長期擔負了沈重的《統一成本》,以重建德東地區為自由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市場經濟體制。然而,德國統一迄今,雙方的人民仍然是許多的矛盾和隔閡;甚至於互相抱怨,那一道無形的裂痕始終存在;只是強者選擇讓時間來整合雙方的差異。統一,基本上是強者併吞弱者;對強者也是如刺在喉的痛苦經驗。
再觀察當前的歐洲統一的進程;德國以【歐元區】的強勢主導地位,意圖複製德國統一的經驗,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紓困武器,意圖支配南歐國家,視為等同東歐國家,是德國的利益範圍。基本上,這種現象僅會形成一個歐陸強權;卻無助於形成歐洲的統一。當前【歐元區】的國債危機和困境,反映了違逆現實的分裂本質,而操作可欲的統一結局或攫取勢力領域;這種發展,並不能達到歐洲的永久和平;那永遠只是一個文化美學上的幻想。
政治人物不斷地強調統一,其實是在激化分裂的動能。正如同德國想要主導歐洲的統一;必然造成歐洲的其他強權,英國、法國甚至於俄羅斯的戒心。基本上,相對於南歐國家的弱勢,德國主張歐洲統一的必要性,卻不是解決歐洲各種複雜問題的最佳藥方;如果有統一的可能性,那一個強權國家,願意承擔統一後的長期成本;又如何分配新的利益?更何況,現實的歐元區國債危機顯示,歐洲的統一未見其利,卻已經先見其弊了。
最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的新當政者【金正恩】( 1983年或1984年1月8日生-) 第一書記大聲宣示:"南北韓一定要統一!";但是,北韓經過【金氏王朝】祖孫三代的獨裁專制和【先軍政治】的統治;經濟上早已弊端叢生,人民窮困不已,處在與【前東德】或【前蘇聯】類似的經濟崩潰的邊緣。相對於經濟水準較高的南韓,顯然是弱者。軍力也許可以虛張聲勢,卻難以服人和持續;因此,統一的宣示是弱者不自量力的想像。
此外統一的長期整合成本,究竟由北韓或南韓負擔?統一,作為一種政治的宣示;無論國家自認是強者,或實際上卻是弱者,都不應該昧於世界分裂的本質,而做出不切實際的想像。【金正恩】還年輕;當年東德【何內克】的堅定宣示,他即使不想學;但是,目前他雖然是權力的新貴,實際上仍是被長老監護的弱者幼主,實在不宜有《南北韓一定要統一!》的宣示。他的兩位前人,祖父和父親做不到的事實,他不應該繼續想像;而應該改變以前的鎖國的【先軍政治】;走向政治和經濟、社會的改革開放。
作為北韓盟友的中國,也是如此;雖然已有強國的想像;實際上卻嚴重地缺乏自信;經濟和社會的改革開放已進行三十餘年了;必然也已遇到了瓶頸;歷史不會再給中國另一個三十年的機遇了。目前中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進行自身的政治改革開放;引進社會活力,改變不合人性也不合法的《黨國專政》制度;中國自1842年以來,本質上,現在的國家已經是領土統一和主權獨立了;不宜再有覬覦台灣主權,和想要擴張外圍領土的帝國想像了。
良善的國家治理是從放棄不切實際的《大一統》想像,而必須從現實的基礎出發的。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論語《季氏》】說:《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中國唯有真誠地實現自由民主,主權在民,濟弱扶傾,人民幸福,疏遠者才願意靠近;世界永遠在那裡!本質上雖然是分裂的,地球卻還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