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邪聚惡散」》

圖片
秋冬以來,風邪、寒邪活躍;之前的夏季有熱邪、濕邪逼人不舒服。邪者,以破壞為始而終於惡果。秋冬養身進補,目的在於「克邪」。基本功無他,「誠心正意」不屈服於作惡即可。 至於如何啟動「誠心正意」?起於善念!客觀的浮世諸現象,看似紛亂,而有孔子所惡者,「以紫亂朱」;屈原所痛者,「黃鐘毀棄,瓦斧雷鳴」。以易懂之語陳述,正是「以假亂真」;以哲學之語批判,正是集「歷史之反動與虛無主義於匯聚成流」。 折騰台灣已有時日的在野政治勢力,始於合流之念,終於亂流之怨;於本日正式進入時代的轉折。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帶來新時代的期待。合流之不容易,出於戰略想定的自欺,近於神學式的造神造論:誰才是「王者」?殊不知者,在於膺品想以假亂真,却必被破於真實之前。這是現象學所指陳的檢定法則。 有些友人問俺,如何看待台灣的大選?因紛亂不明而有焦慮。俺笑看浮世,輕鬆莞爾一笑,即可辨明浮世誰將主宰;正如暗夜漫長待天明之曙光乍現,浮世大白。 認真於選舉者,必出於誠心正意,最美!出於自欺欺人而選舉者,必工於心計;所謂團結匯流之話,正是自證不團結才是本質,參與者各有私利之圖謀,唯恐吃暗虧,已無能力述說自己陣營的存在價值和參選的正當性。 孔子有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自己無能而路上亂拉伕和砍柴,終有力窮而火熄之時。時代之諸現象看似騷亂激動,實則有邪窮之時。君子所至盼者,「始於兵而終於禮」;小人所亟求者,「始於狂愛而終於狂悲」。在野政治勢力之「邪聚惡散」正是一場可供哲學批判的浮世啟示錄。

哲學人生筆記 -《時代的精神:打水槍和爭紙箱》

   
《死有重於泰山,亦有輕於鴻毛!》;以生換死,顯然地,世間生死為最大!《存在主義》的名言:《存在先於本質》;在《經濟學》的《決策理論》中,也有一句名言:《先求生存,次求發展》。顯然地,生又重於死;沒有生,《存在》的一切意義,都將由後人或他者來決定;一切的真相,都將被掩蓋在世間的困惑之中。所以,賭場博奕的《輸家》奉行的準則,是《只要不離開牌桌,就還有翻本的機會!》;而博奕的《嬴家》奉行的準則,是《優雅安靜地離開牌桌,不要期待下次的機會!》;至於《莊家》奉行的準則,是《千呼萬喚,只要客人留下來!》。

以上所陳;不外乎,人生無論遇到何種狀況,一定要堅持《存在》;而且要自己決定《存在》的意義。說到《意義》,可能比較抽象;就改用《價值感》吧!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所《偏好》;它具有被重視的《優先性》;在極端的情況下,那種《價值感》,甚至達到《無可取代》的地步。那些《偏好》,則無奇不有;愛情、愛國、愛家、愛鄉、愛狗、愛貓、愛鳥、愛美、愛包、愛鞋、愛吃、愛書、…;族繁不及備載。說穿了,就是心中的《支配慾望》,也就是《權力慾望》在運作發揮《意識作用》。

作為人,必然有動物的獸性殘餘,想要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領域;在自己的王國裡作主人;不願受到外力的侵擾或干預。近期,東亞各國,突然流行《愛島》活動;各個相關國家的政府和部份人民相互呼應,對外寸土必爭。同一時期,各個國家內部的經濟疲弱無力,失業自殺的案例接續出現。似乎,時代的特徵,又來到了上一世紀三十年代,各個國家,外有領土主權爭議;內有經濟崩潰,生存艱困的景象;隨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歷史記載,內政無能的情況,會迫使民主失能或專制獨裁的政府,對外借題發揮。

這種景象,發生於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它所顯示的意義,正是《金融海嘯》之前,由《高價格》所表彰的自我滿足的《價值感》,正在逐漸地崩塌。價格泡沫的消失,是一種緩慢而難受的過程;致命的缺點,是會讓人依然有《貨幣幻覺》;沈浸在房地產的高貴價格中;殊不知這是一種慢性的吸入《一氧化炭》式的自殺。最殘忍的藥方,卻是作為世界經濟霸主的美國《聯準會》(FED),已經沒有其他的配方了;竟然採用第三波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QE-3】;猶如為全球經濟的慢性自殺進行加工。

近期,在台灣高雄發生了一件可嘆的自殺事件;有人為了擅自取走一只裝高粱酒的空紙箱;而被主人控告;偵辦《公訴罪》的檢察官以《認罪不訴》作為要脅。遺憾地,被告卻選擇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件不幸的法律案例,除了涉及法律的《倫理學》問題之外;對於這個活生生的社會,揭示了一種集體淪落的現象;就是國民精神的《小器化》;而這種現象的出現,正是富裕風華的時代已走入歷史了。國家、政府和人民都變得器小不堪,失去自信了;以致像流浪的野鴿,掉在地上的寸屑食物,也要必啄不棄。

想像一下,在經濟泡沫上昇,或國力上揚的資源富裕的時代;誰會在意大海中的小島和置物的空紙箱?如今,卻為了海中孤島,各相關國家幾近劍拔弩張;或各個當事人,為了一只空紙箱告上官府,而出了人命;相互遺憾。

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取決於每個人心中的《價值感》;於是社會的風俗形成。日本和台灣的經濟,曾經有過一段資金多不勝數的時代;大家都有《富裕感》,出手大器;出國旅行購物時,被當作財神看待;那種感覺,真讓人飄飄然;有錢真好!

我記得,曾經陪友人到瑞士首府伯恩(Bern) 商務旅遊;之後,去參觀鐘錶名品店。那時候,原先說法語的金髮美女客服人員;先改用日語致歡迎辭;隨後,知道來客的身分後;竟然改用台語致歡迎辭;讓我們受寵若驚。那時候,友人就櫃上好幾款由客服小姐推薦的男仕和女仕用的名牌手錶,稍作欣賞後,竟然表示全數買下,一個不剩;還加購三款不同式樣的《造型鐘》。

迄今,我還記得那家鐘錶名品店的兩位客服接待小姐,笑得花顏燦爛奪目;一直用台語說:"多謝!"。曾幾何時,昔日大宅院的風花雪月,遊龍戲鳳;如今,對外和鄰國爭小島,玩打水槍;對內和鄰居爭空紙箱,不惜告官。說來,往事已不堪回首,只留下春夢可回味!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