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邪聚惡散」》

圖片
秋冬以來,風邪、寒邪活躍;之前的夏季有熱邪、濕邪逼人不舒服。邪者,以破壞為始而終於惡果。秋冬養身進補,目的在於「克邪」。基本功無他,「誠心正意」不屈服於作惡即可。 至於如何啟動「誠心正意」?起於善念!客觀的浮世諸現象,看似紛亂,而有孔子所惡者,「以紫亂朱」;屈原所痛者,「黃鐘毀棄,瓦斧雷鳴」。以易懂之語陳述,正是「以假亂真」;以哲學之語批判,正是集「歷史之反動與虛無主義於匯聚成流」。 折騰台灣已有時日的在野政治勢力,始於合流之念,終於亂流之怨;於本日正式進入時代的轉折。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帶來新時代的期待。合流之不容易,出於戰略想定的自欺,近於神學式的造神造論:誰才是「王者」?殊不知者,在於膺品想以假亂真,却必被破於真實之前。這是現象學所指陳的檢定法則。 有些友人問俺,如何看待台灣的大選?因紛亂不明而有焦慮。俺笑看浮世,輕鬆莞爾一笑,即可辨明浮世誰將主宰;正如暗夜漫長待天明之曙光乍現,浮世大白。 認真於選舉者,必出於誠心正意,最美!出於自欺欺人而選舉者,必工於心計;所謂團結匯流之話,正是自證不團結才是本質,參與者各有私利之圖謀,唯恐吃暗虧,已無能力述說自己陣營的存在價值和參選的正當性。 孔子有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自己無能而路上亂拉伕和砍柴,終有力窮而火熄之時。時代之諸現象看似騷亂激動,實則有邪窮之時。君子所至盼者,「始於兵而終於禮」;小人所亟求者,「始於狂愛而終於狂悲」。在野政治勢力之「邪聚惡散」正是一場可供哲學批判的浮世啟示錄。

哲學人生筆記 -《感「時」,「花」濺淚!》



Leb, weiß nit wie lang 
Und stirb, weiß nit wann, 
muß fahren, 
weiß nit wohin, 
mich wundert, 
daß ich so fröhlich bin 

-Maximilian I. von HabsburgKaiser des Heiligen Römischen Reiches. - 

《活著,我不知多久 
離開人世,不知何時, 
我還是要出發, 
也不知往那裡去, 
奇妙的是, 
我感到很快樂。 

- 馬克西米里安一世 (1459年3月22日~1519年1月12日)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哈布斯堡王朝盛世的開創者 -》 

以上的短詩,很有坦然面對不可知的自得心境。然而,我也想到,「好花不常開,好景不長在!」,這是在台灣「戒嚴時期」被列為禁唱的著名歌曲「何日君再來」中的兩句膾炙人口的歌詞。「鄧麗君」和「天海佑希」都曾經分別唱過這首歌,各有餘韻;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會讓人回味和感嘆,而空留遺憾!

世人認為美好的事物,最怕重複再三;古代兵法家曹劌論戰守則,指出,「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故逐之。」【左傳】。「兵貴神速」;主決國政大事者也應該如此,以免民心潰散,淪落敗局。其實這種想法,也值得世人在年終,回味自己在過往的日子裡,是否也曾經「歹戲拖棚」?

2012年,世界上有些國家重新推舉領導人;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國繁不及備載;可以說,這一年是世界政治的「大選年」。從人民選擇和制度的不同角度來看,只有韓國人民選出新的領導人是值得肯定和期待的;難怪韓國的國力增長,在世界舞台上有耀眼的表現。其他的國家,都是人民陷溺在「歹戲拖棚」的情境中,戀舊又反動;自我欺騙;當然,人民只能自作自受,概括承受一切的後果。

記得以前,物質生活較匱乏的時代,有智慧的長者,在分享有限的美食給孩童時,總會提醒後輩;真正的美食,不在高貴和精緻;而是嚐過食物之後,會回味和期待,不知還有沒有下一次?也才會感到幸福!因此,「平日三餐,七分飽;既健康,又能幸福」。

只是,近年來,全世界各地的資源分配極為不均;富裕和貧窮的對比非常明顯;有吃到飽,叫不敢的;也有飢餓貧窮,滿腹心酸的。有些智慧的草民強調:「大魚大肉隔日餓;三日無食還在世;牙硬如石未及老;舌軟伴人到百年。」;人間世上的個人造化和遭遇,心境的覺悟很重要;想開了,也能苦中作樂;富貴名利和享樂如天上的浮雲。只是,不容易啊!富貴名利大家所欲,想不開呢!

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後,多年來不見真正的復元,即使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的經濟體,平均國民所得仍然名列前茅;但是社會和國民的精神與意志愈來愈趨於虛無。近年來,媒體和社會大眾流行票選年終有代表意義的「漢字」,以反映即將結束的一年,國民的普遍心境和感受。台灣亦步亦趨,隨之在後;似乎「漢字」在「數位時代」,也總算能稍為呈現自我表彰,和自我嘲諷的表意功能。

只是,無論「漢字」如何表意;表示現象已出現了,或正在持續進行中;「易經」是古人敘述世間現象變化的書,其中有「否極泰來」;也有「盛極而衰」的卦象。美好的現象為什麼不能持久?我從大自然的「花」得到一些感想,用來表彰我對時間過往的心境。

世間大眾在繁榮時期,總是「花」心思找快樂;不論是「獨樂」或「眾樂」;難免會自欺欺人;於是出現許多花形、花樣的人物和行業;其實那就是「吹泡沫」,製造虛幻。「花」開了,或財富「花」完了;美好的時代也結束了!

在男人主宰社會和經濟權力的時代,女人被「物化」;而不少女人也樂於自甘「被物化」;於是;在日本形容重視貌美、俊秀又誘人為條件的行業大為盛行;這些行業被稱為「花形行業」;表示行業像「花」一樣,有觀賞期限。可惜,好花不常開,也容易凋零;即使硬撐,觀賞者也會不忍卒睹,或充耳不聞。

關鍵在於,人心膩了;也就是「經濟學」所描述的現象:「邊際效用遞減」。難怪,這幾年,我對俊男美女的「花」邊新聞和偉大官爺的大話,視為「老狗玩老骨頭」;換個說法,就是國家和社會集體沉淪了。2012年,閱歷權勢和騙術橫行的世間,我自己也有兩個漢字代表心境:「花」和「膩」。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