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邪聚惡散」》

圖片
秋冬以來,風邪、寒邪活躍;之前的夏季有熱邪、濕邪逼人不舒服。邪者,以破壞為始而終於惡果。秋冬養身進補,目的在於「克邪」。基本功無他,「誠心正意」不屈服於作惡即可。 至於如何啟動「誠心正意」?起於善念!客觀的浮世諸現象,看似紛亂,而有孔子所惡者,「以紫亂朱」;屈原所痛者,「黃鐘毀棄,瓦斧雷鳴」。以易懂之語陳述,正是「以假亂真」;以哲學之語批判,正是集「歷史之反動與虛無主義於匯聚成流」。 折騰台灣已有時日的在野政治勢力,始於合流之念,終於亂流之怨;於本日正式進入時代的轉折。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帶來新時代的期待。合流之不容易,出於戰略想定的自欺,近於神學式的造神造論:誰才是「王者」?殊不知者,在於膺品想以假亂真,却必被破於真實之前。這是現象學所指陳的檢定法則。 有些友人問俺,如何看待台灣的大選?因紛亂不明而有焦慮。俺笑看浮世,輕鬆莞爾一笑,即可辨明浮世誰將主宰;正如暗夜漫長待天明之曙光乍現,浮世大白。 認真於選舉者,必出於誠心正意,最美!出於自欺欺人而選舉者,必工於心計;所謂團結匯流之話,正是自證不團結才是本質,參與者各有私利之圖謀,唯恐吃暗虧,已無能力述說自己陣營的存在價值和參選的正當性。 孔子有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自己無能而路上亂拉伕和砍柴,終有力窮而火熄之時。時代之諸現象看似騷亂激動,實則有邪窮之時。君子所至盼者,「始於兵而終於禮」;小人所亟求者,「始於狂愛而終於狂悲」。在野政治勢力之「邪聚惡散」正是一場可供哲學批判的浮世啟示錄。

哲學人生筆記 -《母雞生黃金?》

日前,在左營北上的高鐵列車上,我的鄰座旅客是一位已從公職退休的女士;她要到台北探訪兒女。在閒聊中,她表示當前社會上的年金和國家財政吃緊的議題,讓她憂慮日後的生活前景;目前,她的兒女都在台北任公職,而她與同是公職退休的丈夫,就靠著退休金的保障,不必依賴兒女的奉養,夫妻在高雄自行生活;必要時,還補助兒女在台北的生活開銷和購屋貨款。

類似這樣有保障的家庭組合,在當前的台灣社會中,是普遍地存在的;在經濟惰勢低迷的大環境中,是相對地安穩的。這位女士已年過七十了;她知道我的職業背景後,憂心地問我:"國家會不會垮?台灣會像破產的希臘嗎?"。真是"大哉問!"。「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已離開公職多年了,突然被問到這個「國祚」問題;當下覺得,近來媒體喧嚷年金和國家財政危機的議題,確實已讓人民中的相關族群有憂慮和不安了。

當時,我回答這位女士:"台灣不同於希臘,沒有外債;只有鉅額內債;除非被外敵併吞,否則,國家內在的必要條件只要依然存在,實質上是不會垮的;但是外部的國力,包括經濟活力是會逐漸衰退的和崩落的。至於政府,是會逐漸失能的;也就是對於國政問題,已失去前瞻籌劃和主導解決方案的能力;就好像路旁一輛老舊又故障而失去動能的汽車,不如一隻路過的烏龜!"。

只是,當下這位女士需要一個可以安心的答案,而且就在剩下時間不多的北上旅途中。萍水相逢,我在旅驛道中聽聞此類民意心聲,大致上可以得知:台灣人民的世界觀,侷限在自身的利益相關取向的範圍內。這種現象無涉對錯,而是一種集體的「共業」;或者,當作「系統風險」,比較貼切吧!

有意思的是,這位女士還問我:"我國既然沒有外債;難道不能像美國或日本一樣無限量地印製鈔票? "。她指涉的,應該是「貨幣寬鬆政策;這種政策有所不同而且複雜,需要透過公開市場的買賣操作,也有時間長短的限制;不同於無限量地印製鈔票。

況且,美國仍是世界上的獨強,美元依然作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貨幣發行準備和貿易清算計價的貨幣單位;而日本;是為了解決「泡沫經濟」破滅後,長期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各個國家的條件不盡相同。美國或日本的貨幣寬鬆政策是為了脫離國內經濟困境而以鄰為壑!」;只是,既然有問津者,我就以隱喻的例子來為她解說釋疑吧!

"世界上成功的財政或貨幣政策,必須遵守紀律和發行倫理;也就是預算和決算必須力求準確。這和民族的習性有關;也就是投機性格和短視會讓國家發生財政懸崖。台灣畢竟不是美國或日本,大國是價格決定者;小國是價格接受者。

如果,如您所願,國家不遵守鈔票的發行倫理,大量地印製鈔票;未來有可能市場上,必須以黃金去買雞蛋;到時,母雞和雞蛋,那一個比較貴重? "。不久,高鐵列車抵達台北站了,我們互道珍重再見了!顯然地,這位女士多了一道持家難題了,以後,還要不要吃雞蛋?或者,自己養母雞?

德文的「家庭」或「 家計」(Der Haushalt),就是「持家的紀律」;也是指「國家的財政收支預算」。歷史上,德國人選「希特勒」上台的原因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帝國馬克」被大量地印製;以致市面上鈔票泛濫,過多的貨幣追逐相對較少的財貨,引起惡性的通貨膨脹。當時,想購買一餐所需的麵包,必須用布袋和馬車裝鈔票,還未必能如願地換得一頓溫飽。

有過慘痛教訓的德國人,難怪在對希臘的「國債危機」紓困時,會嚴肅地說三道四和指手劃腳,傷了希臘人的自尊。其實,這就是富裕者和貧窮者的差別!難怪世間有怨富嫌貧現象。

《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