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自我解構」》

圖片
「面向事實,呈現真相」,這是對現象檢定的目的。以上的啟示,來自聽多了也見夠了「話術」,經歷過事件過程,只要時間夠久,那套自欺欺人的「話術」會自我解構。 馬先生,曾經貴為八年的中華民國總統,卸任了仍享受台灣人民血汗的供養和禮遇。有政治倫理和誠信者,至少應該表現出以往自我標榜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溫、良、恭、儉、讓,以捍衛其黨長期向台灣人民宣示的反共和捍衛中華民國。 面對「共匪」,這個中國國民黨曾經強制台灣人民必須反對的叛亂組織,「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而且,「反共必勝,復國必成」。如此的「反共國策」所加之於台灣人民的要求和犧牲,都是為了捍衛遷佔台灣的中華民國。 如果共匪滅中華民國和吞併台灣的帝國主義領土野心不死,馬前總統有何理由自我矮化,踐踏國格,無原則地「客隨主便」任由共匪羞辱,還必須表態非常滿意於被矮化和被羞辱,而且超乎預期?這已是精神病態的樂於受辱。 個人甘於自賤和被共匪作賤,台灣人對甘之如飴的馬先生可以不足為惜的!也可無視於這位馬先生的存在。反而,可以用台灣人的角度看到,外來黨國虛構的反共敘事,正由其造神的「黨國之子」在自我解構中。

哲學人生筆記 -《老,在等你!》

        

       

世代的差異,其中之一,就是對時光歲月表現在身體和心境的不同感受。不同世代的人結伴而行,敬老尊賢,以長者為優,是被鼓勵和被讚賞的價值。走在路上,年輕人好手好腳,行動和個性都不耐等待;對於長者,稍為遲緩的動作和反應,有時會有催促和嘀嘀咕咕。長者為了包容,也可能有自知之明;煩了,也會嘀嘀咕咕地回報:"等你老了,到了我年紀,你就知道!"。

「知道」些什麼?這就有意思了!反正,「到時」,你就知道了!「老」,是一種人生到「終點」之前的身心狀態;不論自己願不願意,那個有著「老樣子」的位置,一直在等你;人生不需預約保留,「虛位」以待;「老」,在等你!自以為還年輕嗎?以前,營養和醫學不發達的時代;人生,古來稀的「幸運」,就是「長大」和「變老」,更幸運的話,能夠「年長」。

人生無常,這個世界,充斥著不安和憤世嫉俗;天災人禍、戰爭爆發、事故意外、疾病感染,和恐怖攻擊等非自然的傷亡,是人生必須面對的生存考驗。世界上,有許多生命,還來不及「長大」和「變老」,就殞落了;能夠迎向次日的朝陽,作為無常的「倖存者」,內心只能感恩,有「幸運」相隨,又何必多求!人生活到「年長」,稱為「壽星」,否則,就只能是「流星」了。

在父母親作古多年來,我接觸過一些年長的「老人家」,不分親疏,和熟識與否,總是覺得這個社會的「老人家」有自怨自艾的通性,有無奈感和不甘心。似乎,這個世界疏離他們了,只剩下虛應故事地應景和敷衍幾句。我頗能感受年長者「老態龍鍾」而無可作為的困境,和難以領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白樺之美」;反而自認「年長」是一種上蒼對生命的「咀咒」。

年輕的世代,苦於現實生活的負擔和壓力,在意的是未來的保障,重心便放在投資下一代;而年長的世代,只能緬懷「過去」和結算「得失」。世代,「背對著背」交接和傳承;這個世界實在很荒謬,卻也是事實。時間很公平,各個世代一路走來,現象始終如一。本質上,世代在心理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必然要面對「年輕」,永遠是「昨日黃花」的無奈事實。

我也想到,世間子女若能伴著長者,那種「幸福感」,其實,是大於寵愛下一代的「成就感」。許多人,在為人父母後,期望子女「成龍成鳳」,投注心血栽培;到了自己的黃昏夕陽,卻是「孤獨向晚」的心境。面向人生的「老去」,是一種哲學和美學的理解;在「老去」時,仍「不知」老之已至;更是一種「知」的幸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成人」不易;人生,若能「倖存」,期望能存活多久?不要看輕那個,有著「老樣子」的「虛位」;能夠坐上去,成為坐「實位」的「老人」,就需要智慧了。春天為四季首輪;「老去」仍可留住生命的春天嗎?我期望自己是那一款的「老樣子」?「再春」、「回春」和「逢春」,或「迎春」,只能是浪漫的期待。

以前,「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唐‧李白(701年~762年)‧【將進酒】》;此後,人生,就是坦然真誠地想像自己在倖存餘生的歲月裡;「年長」的「老樣子」,若能呈現「精神貴族」的身形和氣質,那將是多美好的句點。

春天裡,我先後在自己的「雜樹林」裡,種植了兩棵樹形優美的「原生種」的「台灣扁柏」,以思念人生所摯愛而老去的父母親。我更期許自己,在以後的歲月裡,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晉‧陶淵明(365年 ~ 427年)‧【形影神贈答詩‧神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