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患」的解構》

圖片
欲參選台灣的總統,只要法定條件符合,就多多出來參選,讓民意市場去決定。 台灣的大選年將至,決定總統、副總統,以及國會席次分佈的「喜事」,已經逐漸吸引有志者表態。近期,俺注意到,在野勢力的支持群中浮現日益焦慮的內鬥和分裂,相關的派別支持者患得患失,就怕白忙而一場空。 問題,在於不能自主,妾心想讓主子心悅滿意,却多有波折;誰才能成為決戰的主將?如此一來,大軍未定奪主將,糧草何以籌備先行。 運籌帷幄的戰略思考,貴在主動和能動;就怕如前述的,證成客觀形勢的發展不隨主觀意願而轉移;只能落於被動。在野勢力的「患」,可從此一漢字「患」找到隱喻的困境;也就是「患」由「兩個中心」而成;既內憂於不團結,又外患於另有強權正在潛越自主性和主體性。 在野勢力,對於台灣而言,一直去不盡出自中國的「外來性」即使中國極權專政和惡名昭彰,依然一廂情願地自居「臣妾」,巴望中國皇帝投來關愛的眼神和恩賞之惠。 自己的黨名,依然去不掉「中國」之名,就無從敘盡對本土台灣的真心;這也是「兩個中心」:「中國心」多於「台灣心」而形成自己的「心頭之患」。 另一個患,在於臨老入花叢的資深老雞賊,有大富商人、也有老媒體人、也有老學痞,更有「假聖人」悲呼"台灣完蛋!"而冒出來想「玩蛋」。台灣人常說的「老症頭」,就是「舊患」隨著歲月走,陸續冒出來。 等著看唄!中國有疾,正動員台灣這裡的各路老雞賊出來喊痛,而讓台灣在野勢力難以除患。照常理,在野勢力欲挑戰在朝者,平常就閒閒沒鳥事,應已準備完善急於求戰。 如今,在野的主將難尋,而求戰者已有多人;竟然仍一將難求。關鍵在於,遙奉的中國主子另有他意;台灣的在野勢力頭人豈敢自主定奪主將?

世界小事筆記 -《生氣,就要來真的!》

        還沒有到真正的夏天,但是,台灣社會最近一段日子以來,氣勢很旺,似乎看來很生氣;氣了又氣;真是「氣身魯命」!


        之前,台灣社會先有為軍公教退休金,勞工退休金,和司法的個案判決的對內生氣;接著,又為與「菲律賓」的海域衝突而生氣。以前的生氣,還包括:對韓國的各項強勢競爭,有焦慮感而生氣;還有,對日本,因為「釣魚臺」的爭議而生氣。

        真是苦不了,氣不了!唯獨對美國和中國不能生氣;連忍氣吞聲都不敢妄想;有求於人,咽喉被人捏住了。懦弱無能的國家領導人,只會讓人民受委屈,國格被踐踏。有選擇對象的生氣,只是玩假的;會被人看破手腳的!

        台灣,怎麼啦!看來,好像是「更年期」的男女,很敏感,而且很容易在意別人的一舉一動,就這樣地,也那樣地生氣了!很奇怪耶!「生氣」,對身體不好,容易氣急敗壞,而氣急攻心,掛了!「生氣」,對於作人的品味、修養、形像,也有不利的傷害。來,乖乖!我愛你!不要再生氣了!好嗎?

        其實,為什麼會生氣?而且很容易生氣;還生氣到,國家和政府都必須表態「生氣」;問題出在那裡?「生氣」,其實,是因為自己的不爭氣,自卑而被人「看衰小」了。表面上,對外生氣,其實,是自尊受到傷害後的情感創傷。至於,國家和政府都必須表態「生氣」,那真是很假,也很奇怪耶!真的生氣嗎?

        國家和政府的作為,因為自甘「作小的」;不是主動地「外交休兵」了嗎?軍購也停了嗎?退休的大官、退役的將官、高階的黨棍,都去中國投懷送抱,搶著撈油水了!子女家當,也早都藏在外國;綠卡和機位也都準備好了。司法也淪為整肅異己的「血滴子」了。一個向下沈淪的國家,是沒有資格生氣的;否則,只是角頭流氓的嗆聲而已!

        當局者,不是自誇台灣已不是「麻煩製造者」了;最近的頻頻生氣,不是很麻煩嗎?很奇怪耶!國已不成國,台灣還敢對「惡霸的中國」,和「邪惡的美國」生氣嗎?「七月半」的鴨子!該為什麼事而生氣?「七月半」嗎?

        表面上,「裝兔子」扮可愛;本質上是無能的「哈巴狗」;當然地,「野狗」也想上你了!權力者,懦弱而內鬥,自私而偏執,無視於公義的淪落;這樣的國家品味,無以保全人民,又如何喚起民心團結?有志之士,誰知道,國家和政府的宣示是來真的?還是假的?

        人民,無信不立!有高貴的人民,才高尚的國家。權力者,漠視公義淪落在先,還促使其惡化,只會讓社會離心離德。人民,凡事自己來;要懂得生存之道;沒有公義的邦國,惡棍的政府,都不值得人民信賴。

        國家的作為,要以實力能表現國家理性,平等地與各國交涉,而不畏強權;如果,自我限制而不想作「麻煩製造者」;以後,必須假裝生氣的麻煩事情,會層出不窮的!假的生氣,不如和氣養身!

《圖片來源:Wikipedia; Angry Bird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