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患」的解構》

圖片
欲參選台灣的總統,只要法定條件符合,就多多出來參選,讓民意市場去決定。 台灣的大選年將至,決定總統、副總統,以及國會席次分佈的「喜事」,已經逐漸吸引有志者表態。近期,俺注意到,在野勢力的支持群中浮現日益焦慮的內鬥和分裂,相關的派別支持者患得患失,就怕白忙而一場空。 問題,在於不能自主,妾心想讓主子心悅滿意,却多有波折;誰才能成為決戰的主將?如此一來,大軍未定奪主將,糧草何以籌備先行。 運籌帷幄的戰略思考,貴在主動和能動;就怕如前述的,證成客觀形勢的發展不隨主觀意願而轉移;只能落於被動。在野勢力的「患」,可從此一漢字「患」找到隱喻的困境;也就是「患」由「兩個中心」而成;既內憂於不團結,又外患於另有強權正在潛越自主性和主體性。 在野勢力,對於台灣而言,一直去不盡出自中國的「外來性」即使中國極權專政和惡名昭彰,依然一廂情願地自居「臣妾」,巴望中國皇帝投來關愛的眼神和恩賞之惠。 自己的黨名,依然去不掉「中國」之名,就無從敘盡對本土台灣的真心;這也是「兩個中心」:「中國心」多於「台灣心」而形成自己的「心頭之患」。 另一個患,在於臨老入花叢的資深老雞賊,有大富商人、也有老媒體人、也有老學痞,更有「假聖人」悲呼"台灣完蛋!"而冒出來想「玩蛋」。台灣人常說的「老症頭」,就是「舊患」隨著歲月走,陸續冒出來。 等著看唄!中國有疾,正動員台灣這裡的各路老雞賊出來喊痛,而讓台灣在野勢力難以除患。照常理,在野勢力欲挑戰在朝者,平常就閒閒沒鳥事,應已準備完善急於求戰。 如今,在野的主將難尋,而求戰者已有多人;竟然仍一將難求。關鍵在於,遙奉的中國主子另有他意;台灣的在野勢力頭人豈敢自主定奪主將?

哲學人生筆記 -《不是氣死,就是笑死?》


         作為人,卻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實在是對人類很不友善。其實,我這是向人類表達善意!只是,喜歡湊熱鬧,往人多的地方聚集,是一種人性的心理疾病,無藥可救!人多會闖禍,例子不勝枚舉。

       「宜蘭」,好山好水,地方的風情,溫馨又本土;適合「有良心」地去探訪!根據以往的經驗,通常,善事美意都會被無能愚昧,不食人間煙火,又不知民間疾苦的沒良心官僚給破壞了。「國五雪隧免費試乘」,「服務貿易協議」,都是相似地「玩弄人」和「被人玩弄」的「愚民政策」。關鍵都是:「往人多的地方去!」。然後,氣死人了!

        人口,是一個靜態的統計數字;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口,卻以被動員而經由流動速率,而創造出驚人的動態流量;例如中國的「春運」,巴西的街頭暴動,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活動。恐慌踩踏和群眾暴動,都是由此而起。

        中國和印度,是全世界人口數量最多的前兩大國家。人口流量,如同洪水流量,要妥善地治理,很不容易啊!「高壓管制」或「任由他去」,都是方法,卻都有降低人民福利的負面效果。

        有人嚮往和幻想「大國」的驕傲,希望有「強人」出來整合,以維持人多勢眾的「大一統」的光榮局面。所以,人的「潛意識」,常會在一些人多而情緒高度膨脹的場合,很自然地脫口而出,卻造成了「反效果」。

        我是反對國家存在的個人自由主義者;非不得已,「小國寡民」的人民福利可以多一些;就算不得已去服兵役,也比較有同舟共濟的成就感。

        人多的場合,會造成幻影;尤其,那些曾經,或現在權力在手的政客和富商,都會忘了自己是誰,而在群眾面前「以言賈禍」。「言論失當」的嚴重後果,其實不下於「酒駕肇事」或「私人擁槍」的危險。關鍵都是:權力的傲慢!

        名人,雖然有名,許多人都知道他或她,而本人卻經常忘了自己是誰。名人的病態,就是不甘寂寞,害怕孤獨,所以常喜歡到人多的地方去取暖。其實,「去人多的地方」是一個「存在主義」的題目:"人,只有和同類在一起,才相信自己是人;卻不相信,自己也會死去;似乎,死亡,一向是別人的事!"。

        為何如此呢?當然,人,會喜歡去人多的地方,表示仍有生命繁衍的生殖慾望,生存的意志還很強烈。不相信,自己也會真的死去,也算正常。所以,人生常用另類幽默的方式死去,就是因為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和「貪小便宜」而「氣死了!」。別人,卻是笑死了!

圖片說明:

左圖,英國哲人羅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 1872年5月18日 ~ 1970年2月2日)是典型的和平主義者,活到九十八歲,不甘寂寞,害怕孤獨,晚年依然嚮往再戀愛一場。

右圖,德國哲人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年2月22日 ~ 1860年9月21日),典型的悲觀主義者,認為:生命的本質,就
生殖的慾望;生物只要完成生殖目的,其他的掛念都不重要了。我認為,鮭魚就是如此;生殖後不久就死亡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