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夢,總是虛幻的!》


        夢的意義,總是眾說紛紜;有預告、示警、啟示或轉世的不同意義。但是,夢是不真實的。近代的「精神醫學」研究的主流見解:「夢,是未被滿足的意識,在睡眠中的釋放!」。有夢的睡眠,如何醒來?「驚醒」或被「叫醒」,二者必有其一。

         許多年前,我因為對「法哲學」的研究,而開始注意到,人類的話語和現實之間的可靠度相關;這是必須被延伸到法律的思想領域,和解決實務上的問題,以實現權利和義務的均衡。人間世上有許多不公不義的法律和公共政策、乃至於制度;都是出自虛實不明的設計,而成為日後的爭議。夢,會造成現實裡的幻想;也會因幻想而踏空。

         夢,不可當真!卻經常被有權力的人,用來行使權力的詐欺,遂行個人的權力意志;最後卻是一場空。夢,只能用於對被壓迫的人群,以鼓勵弱勢者,莫悲觀失志。歷史上,最有名的勵志演說,莫過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 ~ 1968年4月4日)的偉大演說:「我有一個夢」( I have a dream ),氣勢偉大,理想感人。

         此後,世界上許多名人和權力者,卻經常口出夢囈之言;東施效顰,自曝其短。尤其,中國新上任的領導人,想要學美國人的先民,移民新大陸追求「美國夢」的理想,也說出了「中國夢」的囈語。然而,美國人的「美國夢」,是開國先賢為後代子孫的幸福,而開展了自由和民主的新世界,意境高遠;豈是專制的權力者所能攀附?

         囈語既出,駟馬難追;只能背道而馳了,「圖窮匕見」是必然。所謂「中國夢」,竟然是「七不講」: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和司法獨立,都是不許講的言論忌諱。在現實的生活中,言論有禁區,是人民的不幸;所有嚮往美好境界的意識,只能留待人民在睡眠中來釋放。「思想是語言的囚犯!」,「莫言」,等於判思想為死囚。

        問題是,「夢,總是虛幻的!」;終有醒來之時。我想到,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被頒給了中國的作家「莫言」,難道是「黑色啟示錄」?在「文學,是每一個時代的精神,都在呈現作為人的苦悶和困惑,也是要呼應:"文學,是人性與人自己的真實呈現!"」的理想情景;那麼在一個只容權力者自己編織強國夢囈;人民卻只能「莫言七不」的國境;恐怕,最苦是夢醒時分了。「莫言」啊!夫復何言?

《相片來源:Wikipedia》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