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不倫的共犯」》

圖片
在此,俺先以一字「宜」開述;「宜」,解作「適當」;「不宜」就是道德上的「不應該」;法律上的「不合法」;倫理上的「不正當」。 在面對「宜」與「不宜」的判斷時;就是以上三個範疇的研判。一般的人際經驗中,「交友」的抉擇也是在以上的三個範疇中表現自己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台灣的民主政治的實踐,應該在自由、法治的基礎上實踐「宜」與「不宜」的良知、知識、和常識的分辨能力。 當下,新竹市長高虹安在政治領域表現出公、私糾纏不清的無是非和不倫:任由「私關係」的「無公職的男友」約談市長屬下的「公務員」操弄公務活動的安排方向。 民主政治的實踐必須在法律和行政倫理的規範中進行;前述的「以私干政」和「礙公」,彷彿就是皇權時代「宮廷政治」中,皇帝大內的「外戚干政」或「後宮僭越」。 何況,女市長的男友,既無被公務任用的法律指派;「私關係」也非合法的婚姻配偶,正是既不法也不正當的「不宜」;也就是「非禮」。 面對「非禮」的「不宜」情境,被「不倫」所騷擾的「公務員」,竟然也任由「不宜者」蹭了一段日子才對外爆料,沒有自始拒斥,仍然有來有去地相互磨蹭著。這也是非無辜的「共犯」。

哲學人生筆記 -《北極的女兒!》


男人,對於女人作為異性的真實存在和理解,其實是困難的!先拋開男人來自雄性世界的成見和偏見,男人對於女人的想像,恐怕依然所知有限;於是,男人還是寧願停留在傳統的想像世界中:女人只有三類傳統的角色:母親、女兒和妻子。

社會上,男人的自我修養和禮讓,就是「女人優先」和「男人不能拒絕女人」。德文的語境中,有一句關於男女社交互動的慣用語:"Die Einladung von Damen darf man nicht ablehnen!" ("不得拒絕女人的邀請!") ;這句話,很像近期出現在「台語」語境的「壯陽藥」的電視廣告中,被一位女人密集地複誦的「有色的」慣用語:"查埔人,不能說不行!"。

在異文化的語境中,出現雷同的現象,應該是巧合;不過,可喜地,男性支配的社會,重視女性的自尊和需求,希望不是敷衍和表面的仁慈;應該是要真誠地尊重和配合,才是異性平權的文明社會。

秋風吹拂的午後,我走在遍植「台灣欒樹」的「敦南」林蔭人行道上;在金融大廈前,幾位年輕的男女,穿著黃色衫,在呼喚路人的支持;匆匆忙忙地行進中,我被一位二十出頭的女生喚住;原來是「綠色和平組織」的志工學生。她問我,是否知道保育「北極」的急迫感?

原來,這群年輕的志工,正在召喚世人伸張正義,援救近期被「俄羅斯聯邦」政府,以「流氓行為」逮捕和起訴的幾位「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他們是世界上不同國籍的環保志工;因為抗議和杯葛石油公司,在「俄羅斯」的「北極」海域開採油源,而被拘捕落難。這位女生真誠殷切地,向我訴說地球的生態危機,問我是否知道「北極」融冰的後果?我耐心地注視她,聽取她的環保理念。

等她敘述完後,問我是否能贊助「綠色和平組織」的理念和活動?當然,我想到了"不得拒絕女人的邀請!"這一句「德式慣用語」所強調的男人風度。但是,我鼓勵的意義,在於「生態永續」和「環保意識」,已經成為「現代德國」引以為傲的精神哲學;我受自於德國的哲學理念影響,更是我足以自信而幸福的學養基礎。

讓我感動地,是這一位二十年華的女生,能勇於公開地,表達自我追求的信仰和價值理念;尤其關心一個地理上遙遠孤寒的「北極」海域和反抗強權凌駕公義。當我想到自己,在她這個年紀時,台灣籠罩在高壓戒嚴的陰影下,也是一個「失語」的苦悶時代。當時的時代精神,也是強抱虛幻,拒絕真實;社會只能有強制的「政治神學」信仰。我鼓勵這位女生,人因為有終極關懷,而有追求遠大理想的可能;莫排斥「意識型態」的符號恐懼。

相反地,即使年輕,也要勇敢地訴說目己的價值信仰,不被社會的陳規禮教所限制。在「古希臘」,「意識型態」就是「說出心中的理想」;文明的社會,表現在彼此能真誠公開的對話;我們每個人都要包容不同的「意識型態」。

歐洲啟蒙時代的法國哲人「伏爾泰」( François-Marie Arouet )所說的:"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Je ne suis pas d'accord avec ce que vous dites, mais je me battrai jusqu'à la mort pour que vous ayez le droit de le dire. ") ,正是此意。

《圖片來源:tw.wallpaperswiki.org 》"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