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導遊故事筆記 -《述而且作!》


又近歲末了,據說將近四成二的「受薪族」,約有三百五十七萬人,估算今年的收入水準,算是「窮忙族」!我的一些客戶企業主,對於自己的經營績效,也有些保守,有的人說:"白忙了!";有的人說:"「殘念」!來年,再努力些!"。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務必不要失去自信;職業生活的物質收穫,只是人生的一部份;人生的自信和成就,來自於「作自己」;追求理想,照顧家庭和親人;捍衛國家和個人的尊嚴。現實的經驗是,國家的整體表現不爭氣,個人也會失去尊嚴。在這種逆境中,個人依然要堅持有自信地存在,認真地作自己。

在國際商務和導遊的工作中,外國業主和客人對我的肯定和感謝,也讓我感到欣慰和喜悅,這些都不是物質報酬可以取代的;當然,我也很知足,注意身體健康;那就是幸福的泉源。我總是回答業主,感謝他們信任我,尊重我而有貢獻自己專業能力的機會,為我的國家,也為德語的歐盟國家。

中國儒家的「孔子」,說他自己,"述而不作",所以孔子自己的作品不多,就是「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孔子」是懷才不遇,而「好批評」的異議人士;也是最早的領隊和導遊;帶著弟子週遊列國,每到一國就說故事?「論語」,也是弟子記述「子曰」,成為後世經典。

「釋迦牟尼」,也曾經是領隊和導遊?帶著弟子四遊走四方,門人信眾以「如是我聞」記述「佛祖」的說法。歷史,總是弟子美言老師;西方在德國哲人「康德」之前的兩千多年,所有的哲學,都在為希臘哲人「柏拉圖」的思想作註解。

偉大的「先師」都是以「述說」為主,不留思想空間給後人;人間世上重要的觀念,似乎全被他們說完了!?男人,真的只剩一張嘴,典型在夙昔!?

當然不是如此,每個人的人生,就有許多的故事可記述,為自己的人生而寫,可以有許多不同的類別,隨自己的意願。人生如滄海一粟,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往何方去?在導遊行旅中,常有這種歷史和空間的渺小存在感。

年終了,我不必如同本國的「受薪族」,寄望「年終獎金」的有無;而是先為自己「述而有作」的領隊導遊故事,編輯成「一套三冊」的筆記。如此,能讓一年忙碌的自己,稍為自我感覺良好;我,沒有白忙!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