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企業與國家》


指點江山,在古代,指的是無能的皇帝或年幼的君主,有志勵精圖治,重整山河,因此寄望有《國師在側》指引迷津。或者說,就是當智者的傀儡,任憑皇權旁落,由人畫圖。

《古希臘》哲人《柏拉圖》對當君王的條件,曾指出,《哲人為君王》或《君王學哲學》的選項。通常,《哲人愛智慧》甚於《愛權力》,所以《哲人為王》是不可行的理想。

至於天下的君王,十個之中有九個是《阿斗》,另一個是他的老子;《愛權力》甚於《愛智慧》。所以,人民愚笨又不幸,常會遇到如此這般的君王,是無奈的,也得怪自己生不逢時。

在古代,商人重利輕別離,常被視為末流,尤其,若富可敵國,更可能引來國家的戒心,重則招至禍端。因此,商賈完糧納税後,只希望國家少來干涉,甚至放任,就是最大的重商優惠。

在西方,《資本主義》勃興,資本家以創新精神、承擔風險,勇於競争,追求利潤的原則,躍居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甚至,勞工政策和家庭政策的社會主力,讓國家不敢輕忽資本家的意見。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德國,大約三十年代,工業鉅子《西門子》企業財團的勞資關係和發明,用於改善家計福祉的家電設備,減輕了家庭主婦的家庭勞動的負擔,而得以將解放出來的婦女勞力,轉到國家所希望發展的工業領域。

《納粹德國》的《國家社會
義》的強國發展戰略,所牽引的社會政策、社會秩序和社會規範,都與《西門子》企業財團的產業經營方向有互相牽引拉抬的合作。

當然,企業與《不義政權》的政商關係,讓戰後的歷史研究,在追究反省二十世紀德國企業的倫理和價值時,發現其中有黑暗的過去,包括國家提供《集中營》的奴工給企業,以降低生產成本;就是《政治》為《經濟》服務的典型;如此的不義,引來了後人許多負面的批評。

回顧近年來,台灣的企業財團,那些患了《大頭症》的奸商犬養政客當門神。每逢選舉,就丢人現眼地、高亢地惡言警告,選民別讓老闆不開心。結果,却落得求仁得仁,抱龜回家不開心。這般低落的政治經濟學素養,只配為昏君指點江山;最後當然玉石俱焚。

看在哲學家眼中,明智的選民給了這些《蛋頭政商》以高明的《摃龜教訓》。選民,平常要去學哲學,才不致於與《奸商》和《阿斗》同一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