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 - 《蜜柑》


柑,《芸香科》的果樹;在地球的《南北迴歸線》地區附近,都是最適合生長的環境,喜好陽光、少濕和耐寒都是本科植物的特性。

但是,栽植柑樹而能收成《蜜柑》,却不容易;尤其經濟作物必須有經濟效益,符合市
競爭的條件,色澤,厚度和甜度,以及汁量和香味的測試。

此外,天候和天敵的危害,也是嚴峻的考驗。其中,《天牛》的幼蟲,寄生在《芸香科》植
的底部樹幹裡,啃食樹心。而且,從外表不易發現;終於讓多年生的《老欉》逐漸凋零。因此,逐棵檢視樹幹的異常,抓出幼蟲給在柑園裡餵養的《放山土雞》補充蛋白質,是果樹管理的重要工作。

《芸香科》植栽的果實帶有種籽,那是馴化與生存進化的指標。果實內的種籽愈多,大致上,可以視為植
在生長的環境中,尚未完全適應,而有生存和欲延續後代的危機感。因此藉由較多的種籽來增加繁衍的機㑹。

有些果樹,久不開花結果,乃是安逸的生長環境養成墮性,不思長進。對付此種賴皮果樹,必須翻鬆土壤,給予局部斷根和修剪樹枝。

柑,在每年有春秋二季發枝的成長特性,通常保留春枝,剪去秋支;讓春枝在兩年後成為健康的《結果枝》。同時,記得在春秋二季施肥,尤其增加《天然磷肥》,以提高開花結果所需的營養。

經濟作物的果實長成,必須歷經《人選》和《天選》;《立冬》後,看到金黃的《蜜柑》果實掛在樹上,心中有喜悦。在準備採收前一個月,就要開始管制給水量,最好別遇到下大雨;嚴格地控水以提高蜜柑的甜度。

人生中,善男善女都期待有甜蜜幸福的愛情;同樣地,種柑而欲得《蜜柑》;此一《蜜》字,必須用心經營才有可能得到;天時、地利、人心、知識、經驗都要顧到。否則,柑的本性原味是酸到讓人却步的。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