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患」的解構》

圖片
欲參選台灣的總統,只要法定條件符合,就多多出來參選,讓民意市場去決定。 台灣的大選年將至,決定總統、副總統,以及國會席次分佈的「喜事」,已經逐漸吸引有志者表態。近期,俺注意到,在野勢力的支持群中浮現日益焦慮的內鬥和分裂,相關的派別支持者患得患失,就怕白忙而一場空。 問題,在於不能自主,妾心想讓主子心悅滿意,却多有波折;誰才能成為決戰的主將?如此一來,大軍未定奪主將,糧草何以籌備先行。 運籌帷幄的戰略思考,貴在主動和能動;就怕如前述的,證成客觀形勢的發展不隨主觀意願而轉移;只能落於被動。在野勢力的「患」,可從此一漢字「患」找到隱喻的困境;也就是「患」由「兩個中心」而成;既內憂於不團結,又外患於另有強權正在潛越自主性和主體性。 在野勢力,對於台灣而言,一直去不盡出自中國的「外來性」即使中國極權專政和惡名昭彰,依然一廂情願地自居「臣妾」,巴望中國皇帝投來關愛的眼神和恩賞之惠。 自己的黨名,依然去不掉「中國」之名,就無從敘盡對本土台灣的真心;這也是「兩個中心」:「中國心」多於「台灣心」而形成自己的「心頭之患」。 另一個患,在於臨老入花叢的資深老雞賊,有大富商人、也有老媒體人、也有老學痞,更有「假聖人」悲呼"台灣完蛋!"而冒出來想「玩蛋」。台灣人常說的「老症頭」,就是「舊患」隨著歲月走,陸續冒出來。 等著看唄!中國有疾,正動員台灣這裡的各路老雞賊出來喊痛,而讓台灣在野勢力難以除患。照常理,在野勢力欲挑戰在朝者,平常就閒閒沒鳥事,應已準備完善急於求戰。 如今,在野的主將難尋,而求戰者已有多人;竟然仍一將難求。關鍵在於,遙奉的中國主子另有他意;台灣的在野勢力頭人豈敢自主定奪主將?

哲學人生筆記 -《恭禧「發」財》


銀行,已經成為當代人生活中的「關鍵詞」;超越錢來錢去的「錢莊」或「錢櫃」的傳統概念。經營企業,作為「管理者」,企業的「金流」和「人流」是必須被認真監理的「任督二脈」;可以說,企業的內部問題主要在此。國家的國民經濟體質,也是同理;國力衰退,政府有病,也多半可以在「金流」和「人流」上找出病源。

銀行,是「特許」行業,也是「創造信用」的有機體;個人的經驗,我鼓勵「商學院」初出學校的「新鮮人」,若有志於日後成為企業的「負責人」,最佳的選擇,是進銀行或大企業的財務部門就業。在此,理解和學習「金流」的流向;而「人流」又隨著「金流」移動。「有錢好辦事」;「金錢轉動世界」,正是此理;涉及弊端的「黑金勾結」和「洗錢」犯罪,都可在「金流」的異常中找到「魔戒」。

銀行,在當代是「白領犯罪」的淵藪;也是「國民經濟」的「不定時炸彈」;不正常的放貸以擴張信用,將導致「泡沫現象」;真正的源頭又在於被稱為銀行中的銀行的「中央銀行」主管的「貨幣政策」,包括「利率政策」、「信用管制」、「公開市場操作」和「金融監理」。

政府,總是期望掌控「中央銀行」,以配合政府的「經濟政策」和「財政政策」。因此,為避免對「金流」的監理制度淪落為政府的私囊工具,「中央銀行」的地位必須是獨立的;「理事主席」,也就是「總裁」,更具有崇高的獨立地位和意志。「中央銀行」的任務繁多;但是,簡言之,維持貨幣的可信價值,也就是穩定的「幣值」。

有錢買不到商品,表面上,是供需失衡;其實是國家發行的貨幣失去了「債信」,形成惡性的「通貨膨脹」。因此,錢多不是好現象,「魔戒」的威力很誘人,會產生「貨幣幻覺」;也很害人,「通貨緊縮」會造成「經濟蕭條」。

幸福的人生,正常的國家,不以追逐和累積金錢為榮;而是,錢,夠用就好。許多國家累積龐大的「外匯儲備」,其實,是在創造國內的「貨幣幻覺」;日後,將形成「通貨緊縮」;高房價就是病症之一。然而,普遍的見解卻是:錢,愈多愈好,有錢就有影響力,以「收買」來遂行意志;當然,有「收買」就有「出賣」;那是對人性和尊嚴的考驗。

「春節」前,銀行的「金流」呈現季節的擴張現象;政府、企業和民間對貨幣的「需求量」增加,銀行的貨幣「供給量」也增加;「春節」後,反向而行。銀行,只是「過路財神」,「金流」之水何處來?銀行都是向「存款戶」借來的,左手進,右手出,銀行也忙得不亦樂乎,也叫苦連天。真正的「財神」,是那些受到晚輩尊崇和得到長輩鼓勵,而可以收到「壓歲錢」紅包的老人和孩童。

恭禧「發」財;這句祝辭,對「金流」兩端的供需者都適用;也是銀行的經營鐵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