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 -《秋風落葉》


入秋之後,落葉現象很正常;但是,「秋颱」的威力驚人;我的「離樹林」歷經多次強大的風雨,必然不免折損平日用心照護的花草樹木,自是心疼不已,這又奈何!一切的存在或發生的現象,都必然有合理的原因,這也是生命遭遇和起落的必然。

風災過後,我想利用意外的「放假」,儘快地著手清理慘不忍睹的劫後現場。散滿一地的落葉和被強風撕扯的碎葉,有青綠也有枯黃;不禁一笑;真是老少俱往矣!生不逢時,天地同悲,大小葉片落在潮濕地面,實在清掃不易。

欲清理落葉的時機,不宜著急,否則太現實了;至少可稍等放晴後,大地蒸發,乾燥之後,才有利於掃起黏貼在地面的樹葉。何況,平日我只照顧和欣賞樹景的表現;不幸飄落的樹葉,在風災後,就想在短時間內清理,眼不見為淨,依然是只顧大局和景觀的美化;真是看高不見低的現實和世俗。樹葉,散落滿地,難到沒有引人深思的地方?

在日本,有一項值得探討的婚姻晚景的現象:傳統的日本女人,在年輕時,與男人交往,普遍地以結婚為前提。婚後,女人專心在家作「人妻」和「主婦」;平日送丈夫出門上班,自己就在家料理家務,做自己的事,和等待丈夫下班回家。

又因為丈夫是「會社人」,常加班和與同事去「續攤共飲」而晚歸;「人妻」的生活重心,以丈夫的職業生涯為重;經濟來源家用,依賴丈夫的職業收入。長年下來,「主婦」失去自我和自信。

多年之後,丈夫退休,居家而無生活常識,甚至低能無趣,又難忘情「會社人」的資深權威;在家對「老妻主婦」呼來喚去;妻子比以前更不自由和痛苦;又甩不掉「這個煩人」。「老妻」,視退休在家,無能為力的「老夫」為「雨後地上的落葉」,不易處理。於是,「老夫老妻」有相處的困難;有些形同在屋簷下的陌生人。

這種晚景悲劇,是富裕社會中,不勝無奈的淒涼!人生的晚景更需要陽光,即使是夕陽也是無限好的,也有助於照亮所剩不多的未來。

法國古典政治哲學家「托克維勒」(Alexis de Tocqueville) 的名言:

《當過去不再能照亮未來,人心如同行走在黑暗中!》("Alexis de Tocqueville."Quand le passé n'éclaire plus l'avenir, l'esprit marche dans les ténèbres"),也非常切合映照秋風落葉似的「老夫老妻」的人生風景。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