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自我解構」》

圖片
「面向事實,呈現真相」,這是對現象檢定的目的。以上的啟示,來自聽多了也見夠了「話術」,經歷過事件過程,只要時間夠久,那套自欺欺人的「話術」會自我解構。 馬先生,曾經貴為八年的中華民國總統,卸任了仍享受台灣人民血汗的供養和禮遇。有政治倫理和誠信者,至少應該表現出以往自我標榜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溫、良、恭、儉、讓,以捍衛其黨長期向台灣人民宣示的反共和捍衛中華民國。 面對「共匪」,這個中國國民黨曾經強制台灣人民必須反對的叛亂組織,「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而且,「反共必勝,復國必成」。如此的「反共國策」所加之於台灣人民的要求和犧牲,都是為了捍衛遷佔台灣的中華民國。 如果共匪滅中華民國和吞併台灣的帝國主義領土野心不死,馬前總統有何理由自我矮化,踐踏國格,無原則地「客隨主便」任由共匪羞辱,還必須表態非常滿意於被矮化和被羞辱,而且超乎預期?這已是精神病態的樂於受辱。 個人甘於自賤和被共匪作賤,台灣人對甘之如飴的馬先生可以不足為惜的!也可無視於這位馬先生的存在。反而,可以用台灣人的角度看到,外來黨國虛構的反共敘事,正由其造神的「黨國之子」在自我解構中。

園藝生活筆記-《春花秋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李煜》

這首宋詞出自亡國之君《南唐李後主》;他自己的命運也是因為歌舞伎為他演唱這首思念故國景物的詞曲,而以悲劇收場;被他所歸順的主子《宋國》的《太宗》下令毒害。

春天是生命的盛始期,秋天是生命的衰始期;詩哲《泰戈爾》也曾寫下"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詩句。生與死是生命的起伏;在過程中各有不同的姿色和遭遇。

生命始於春,成於夏,收於秋,伏於冬。時序上,秋天雖然是豐收的季節,却也是進入休養備冬,生息等待來春再復生機。

《李煜》的這首詞,以亡國之君的身份寫情描景,盡是往昔的故國,自己當時也已是風華不再的《李後主》。春花已成只堪追憶的美景,《李後主》自身的處境遭遇却已如在秋冬,面向的是身不由己的不測險惡。

《李後主》,因為這一首思念故國的詞曲而橫遭毒害,對映秋月在美滿之後,逐漸失望,反而是更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無不是以淒涼的悲劇收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