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 -《曇花緣》

清晨雨後,來到雜樹林,再關心角落的曇花植栽,當下感嘆:"唉!又錯過了!真是曇花一現!"。

多年來,已錯過多次了,難得窺見曇花正開的風華盛貌。不是早了一步,含苞待放;不然就是晚了一步,花顏暮遲,風姿已老。

曇花,好似夜美人,總是在夜裡盛開;想為曇花烙影留下風華,守到初夜,就是花苞依然,自己反而愛睏了。也許,時候未到,再多等一夜吧!

孰知,清晨的秋雨聲喚醒夢中人,該早起出門了;到林子裡,再看一眼吧!

咦!曇花已開過了;何時開的?怎麼又走了?若有所失;苦等曇花開,就是偏不開;也許,就在深夜裡悄然地,孤寂地開過了,只願孤芳自賞,却留給癡漢,花顏已老的遺憾。

鏡花水月似夢影;彼比,相遇不易;也許,人生諸事,來得巧,又合心意,才是緣。對於《顏如意》,空想也是很幸福的!真的來了,却又萬般無奈。

詩人《蘇軾》的《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詩人的心境是欣賞過高潮後的空虚;我的心境略有不同,是"來的不巧,就再等下次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