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自我解構」》

圖片
「面向事實,呈現真相」,這是對現象檢定的目的。以上的啟示,來自聽多了也見夠了「話術」,經歷過事件過程,只要時間夠久,那套自欺欺人的「話術」會自我解構。 馬先生,曾經貴為八年的中華民國總統,卸任了仍享受台灣人民血汗的供養和禮遇。有政治倫理和誠信者,至少應該表現出以往自我標榜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溫、良、恭、儉、讓,以捍衛其黨長期向台灣人民宣示的反共和捍衛中華民國。 面對「共匪」,這個中國國民黨曾經強制台灣人民必須反對的叛亂組織,「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而且,「反共必勝,復國必成」。如此的「反共國策」所加之於台灣人民的要求和犧牲,都是為了捍衛遷佔台灣的中華民國。 如果共匪滅中華民國和吞併台灣的帝國主義領土野心不死,馬前總統有何理由自我矮化,踐踏國格,無原則地「客隨主便」任由共匪羞辱,還必須表態非常滿意於被矮化和被羞辱,而且超乎預期?這已是精神病態的樂於受辱。 個人甘於自賤和被共匪作賤,台灣人對甘之如飴的馬先生可以不足為惜的!也可無視於這位馬先生的存在。反而,可以用台灣人的角度看到,外來黨國虛構的反共敘事,正由其造神的「黨國之子」在自我解構中。

世界小事筆記 -《「分化人民」》


「神」與「鬼」,是人類理性的宿敵;尊崇所愛的人如神,貶抑所恨的人如鬼;有事或沒事,自己也裝神扮鬼嚇唬人。

來自各成員國人民選出來的「歐盟議會」,議員的背景,除了使用的語言是多元的,政治的立場也是多元的。「歐盟」,正面臨受到宗教、政治、經濟和社會壓迫的難民大量湧入的各項危機挑戰。各成員國的議員對於從異文化地區湧現的難民,有擁抱者,也有反對者。「排外」與「仇外」的勢力,正在跨國界集結;在政治立場上,被歸為「右派」。

此時,「右派」的「大教祖」,「納粹德國」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被重新供奉在公開的場合。在「排外」與「仇外」的集會遊行場合,「納粹德國」的「圖騰」被加工變造以表彰「右派」的立場。

「納粹德國」的形象在戰後的歐洲,歷經「去納粹化」政策的法律強制,民主與人權教育的啓蒙,認同「納粹」理念的「同路人」,只能以隱誨的變形出沒;除了崇拜自己的「神」,也用於反諷「異己」為「鬼」。「神」與「鬼」,是可辯證的「自己」。

「歐盟議會」中,兩位來自「非德語區」的義大利和波蘭的議員;公開地行「希特勒禮敬」(Hitlergruß);後果,是被議會裁定3,060歐元的罰款和除了行使「表決權」以外的多日「停權」的處分。

人類的「愛」與「恨」,是內心的迷惑,會挑戰理性;都需要典範,先找到「教祖」,再升格為「神」與「鬼」。於是,「造論」而有「神學」。在現實的世界,人類的話語中,「宅神」、「女神」、「鬼子」,「愛國」或「邪惡國家」不離口,成為標示特定對象的符號。

為了「愛」與「恨」,人,會義無反顧地交出自己的理性;「愛神」射箭傷人,「恨鬼」放毒害人。德文語彙中,近期的「熱字」是"Volksverhetzung";表述的範圍:小至「煽動人群」、「教唆」群眾,大到「鼓動民族」、「分化人民」;目的在於「團結成員,救亡圖存」。只是,在一個內在充斥「愛」與「恨」的世界,「自己」何在?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大家錯,就是對?》

「歐盟議員公開地行「希特勒禮敬」(Hitlergruß) 而被議會處罰」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