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天氣的「下雨」》


天佑台灣!人民不足的地方,老天派出天氣來幫忙,「放晴」於投票日,助台灣人民順利地完成全國大選。選後,天氣再「下雨」,冷卻大選時期的激情高亢,或幫助敗選者增加感傷的情境。「下雨」,在冬天,總是有幾許憂鬱的淒寒;也阻卻了戶外的大多數活動。

選後,一切的競逐結果己定;有人感謝,有人傷心,有人困惑,有人焦慮,有人嘆氣。坐在書桌前,我閱讀選前才送到的一批新書;偶然地抬首望向窗外,雨中的花園;對於"天意",有了初步的哲學理解:「下雨」或「放晴」,究竟何者是現象變化的主體?

「雨」,可能認為自己才是主體,天氣的好壞,視有無「下雨」而定;老天「下雨」,滋潤大地蒼生,留住屋主,也阻卻不速之客到訪,攔住想外出的貓與狗;人畜共生,只能關在屋裡;外面的世界,好像也沒有鳥可觀看。

「雨」,可能暗自得意;然而,也有人不得已,必須出外冒雨或淋雨,"去逛一逛";若沒有鐵打不生銹的身體,就等著稍後喝「熱薑湯」,或上診所掛病號,治「雨邪」和「寒邪」。冬天的「時雨」,正快樂得意地下著,賣雨具的行業,感謝「時雨」之恩賜;不能沒有「下雨」,最好下不停,召來喃喃抱怨的客人。

這麼說來,關在家裡,莫管窗外的天氣,任由「雨」下來下去,不去管「雨」,好嗎?人,對「雨」的想法,在哲學上的理解,就是尊重客觀現象,不以主觀的意志去妄動。「雨」,對於人,是自由的,天氣的條件足了,就「下雨」。

人,對於「雨」,也是自由的,任由「雨」,「去下一下」。一切的現象與意志,在本質上,都是自由的;相互尊重,不要強迫改變,自由與秩序的關係,就此而生。

不過,存在而出現的現象,必然是合理的;「下雨」或「放晴」的對立,必然統一於「天氣」的大氣候。現實的情況,人,可以不管天氣;天氣卻會管到人。不然,為何拿雨傘或陽傘?還有,必要時「放颱風假」;冬季裡想去滑雪,沒有天氣幫忙「下雪」,卻「下雨」,行得通嗎?

同樣地,台灣的女兒「周子瑜」,未成年的「二八年華」,不理解「後台獨語境」的存在意義;卻被另一批更不理解「台獨語境」的「反台獨」的笨蛋「法西斯浪人」強押,成為祭祀惡龍的無辜羔羊,印證世道上常見的「無妄之災」。

反對別人有認同的選擇,捕捉異端,那是歐洲中世紀「宗教法庭」的野蠻惡行;卻出現在自許仍在「改革開放」,想要「依法治國」的「法西斯中國」。

人的自由和尊嚴,必須是自己啓蒙得來的和自己去捍衛;懦弱的國家和無能政府不能給予援助,而
還是讓天真的少女無辜地成為「龍口羔羊」的幫兇,不正說明了:常逼人唸「中國符咒」而害人不淺的可惡嗎?人民切記!人不管天氣;天氣會管人,絕對不是「窗外事」而已。

政治,更是如此!切記,尤其藝人、商人,不可天真到以為不管政治就可以
安全無事地賺錢;否則,那是自己放棄自由,也等於放棄選擇、認同和尊嚴,任由「法西斯浪人」踐踏,所有的努力終是徒勞。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表意自由》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