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世界小事筆記 -《寒冬吹號》


北極寒流來襲,北半球大部份地區正式進入「大寒」節氣;戶外的世界幾乎凍僵了;北國天象晝短夜長,戶外的活動能免則免。

但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熱」乎!即使德國首都柏林的戶外氣溫低到攝氏負二度;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女士依然禮數週到,在戶外的迎賓廣場,以軍禮迎接遠道來訪的土耳其總理;風雨有故人來訪,可讓聯邦軍樂隊吃力又受凍了,使盡吃奶力氣,吹奏土耳其國歌。

人的意志,是否能克服自然天氣的限制?熱脹冷縮的原理,從「伸縮號」的伸縮不太自如,吹出來的音符似乎立即凍住了;空氣也吸薄;我的印象是,寒冬吹號,很辛苦!冬天是冬眠養身,季節;若要遠道出訪,應該是到熱帶地區或南半球地區;若能等待春暖花開的季節再互訪,則是天時相助。

不過,這場軍禮迎賓之後,德國和土耳其,有更急迫重要的地區議題等待高層討論,尋求解決方案:反恐和安置戰亂的難民。

尤其,敘利亞內戰的難民在陸地冰封時,改由土耳其,登上地中海的水路船舶逃亡,目標仍然是歐陸,再到德國;梅克爾承受來自多方勢力要求停止再接納難民的壓力,自己反而成了歐盟內和德國國內的政治難民。

冬天再冷,對於人道救援的危機,更是雪上加霜;再辛苦,也得承擔;這就是政治家的志業。

以本文勉勵在台灣,以梅克爾為欣賞典型的「小英總統」:任重道遠,堅此百忍,不負人民付託,勇敢向前行!

相關文章:「有朋自遠方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