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人生故事筆記 -《暗夜盡頭》

世道擾嚷不安,天災頻傳,身在無常的時代,難以期待一帆風順,安然無事。寒冬春暖交替,在似乎凍僵的世界裡,又連續多日的暖陽晴空。坦然面對世道的悲歡離合,在刼波倖存之後,祈願餘生的人群,能更堅毅謙卑。

春節長假期間,少了出遊的人擠人、車塞車的困惱;傳統的拜年禮尚往來,不如靜下心多讀書,讓自己的心情沉澱,思想運動。

雖然國內如此地休長假,國外的世界依然如常轉動;歐洲的不安、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動盪新聞,依然不絕於耳。身處國內的年節氣息中,還是無可自絕於激動的世界。

多日螯伏於書房,順手閱讀《世界文明圖庫-西歐大觀》與《極簡歐洲史 - 為什麼歐洲對現代文明的影響這麽深》這兩本老中同學友人送我的好書。

老友在學界,在來信中說道:"中國歷史上的啟蒙運動,總是難得又短暫,不敵封建專制的傳統,改革開放曾带來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的千古變局契機,却流於經濟逐利的浮面,又終於淪為權力鬥爭的整粛,最後,根本的文明再進化,思想深化的探究,終究不敵黨國的禁言令"七不講",...不勝唏噓。...改革開放的列車,還是開進蒙昧的權力黑洞裡。"

旁觀者清,老中同學的感慨,讓我回憶起多年前在德國相知問學的歲月,我曾經以《玄奘西學》共勉,期許日後各自回歸故國,能不忘慨然澄清天下之志。

看來,我倆知交已分別來到自己身處場域的翻山越嶺的進程;台灣已經越過時代精神的難關,以人民的意志改朝換代,此後,時代精神所彰顯的,是哲學征服神學的蒙昧。

展讀友情的贈書,我也不免同情老中同學,在哲學道上仍須努力,掙脫《黨國神學》的壓制,即使漫漫長夜,終有迎來黎明曙光的契機。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國家的敵人!》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