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不倫的共犯」》

圖片
在此,俺先以一字「宜」開述;「宜」,解作「適當」;「不宜」就是道德上的「不應該」;法律上的「不合法」;倫理上的「不正當」。 在面對「宜」與「不宜」的判斷時;就是以上三個範疇的研判。一般的人際經驗中,「交友」的抉擇也是在以上的三個範疇中表現自己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台灣的民主政治的實踐,應該在自由、法治的基礎上實踐「宜」與「不宜」的良知、知識、和常識的分辨能力。 當下,新竹市長高虹安在政治領域表現出公、私糾纏不清的無是非和不倫:任由「私關係」的「無公職的男友」約談市長屬下的「公務員」操弄公務活動的安排方向。 民主政治的實踐必須在法律和行政倫理的規範中進行;前述的「以私干政」和「礙公」,彷彿就是皇權時代「宮廷政治」中,皇帝大內的「外戚干政」或「後宮僭越」。 何況,女市長的男友,既無被公務任用的法律指派;「私關係」也非合法的婚姻配偶,正是既不法也不正當的「不宜」;也就是「非禮」。 面對「非禮」的「不宜」情境,被「不倫」所騷擾的「公務員」,竟然也任由「不宜者」蹭了一段日子才對外爆料,沒有自始拒斥,仍然有來有去地相互磨蹭著。這也是非無辜的「共犯」。

園藝生活筆記 -《花見的美學》


每年的初春三月上旬,我家的「大島櫻樹」開出「初花」;此時間正逢「春雨」,「花形」和「花姿」有些生不逢時的感傷。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東瀛列島多火山、地震和颱風;天災成為島國民族的生命經驗,於是在文化的美學生活中,感應在櫻花的漸次怒放和全面凋謝的悲壯,以往的「武士道」文化,以櫻花的慨然成全精神自期。這是文化美學論述的「唯心論」,少了理性的圓融,就是「事緩則圓」。

櫻花期有"花見"的美學烙印;每年的櫻花期成為日本國民生活的精彩季節。櫻花的"花見",美的感受何在?我自己種植櫻樹,也有自己的"花見"美學體驗;常以櫻花比擬心愛的女人,慢工打扮,花容面世,自己期待,也讓「悅容者」有美的幸福感受;這是"花見"之美。

也許善變女人心,未及駐顏,美已成記憶了;或許美人傷心,花顏失色,令人不捨,自責為何未能憐香惜玉?這也是「唯心論」。

「風中之櫻」是另一種美的"花見";春風既可拂面卻猶有些寒意;若挾帶細雨霏霏,更見悲傷,恐拍花顏不堪。

以上的"花見",必須以"豐腴肥美"的櫻花的花形為前提;在一次"花見"之旅中,我曾讚嘆,櫻樹上整枝綻放的櫻花,形滿而肥美,頗有豐腴的"貴妃身形";難怪枝上飽滿。當時,我想到了一句整型塑身的名言:"自然就是美!";這也是「唯心論」。

肥美的櫻花,讓櫻樹枝頭那堪承載?全面凋謝,對飽受期待的櫻樹反而是告別負荷和解脫承重。來遲的"花見客",明年請早!莫待花已謝了太匆匆,只能空留遺憾。

人生的戀與愛如"花見",相知相愛貴在珍惜。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