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世界小事筆記 -《兔死狗烹》


中國為何對一個已經卑躬曲膝,伏趴在地,唯中國喜怒是從的卒仔,自喜於是"中國台灣總統"不給顏面?即使兩個月的"稍等"也不給,而操作一個遠在非洲,無意義的劣等小國甘比亞的建交事件?

普遍的猜測是,意在警告即將上任的台灣新總統和新政權。這項看法只是符合台灣內部親中代言勢力長期舖陳的預設立場,過於表象的想當然耳。然而,觀察近代中國的對外政策,不能如此浮面。

中國至今,始終是一個自卑而自大的帝國,強調朝貢差序的天朝國家;政治集權核心所反映的是百年外侮而內化的"羡憎交織"(Resentment)心態。

中國,對內,以漢族優越感支配其他各民族;對外,尤其是曾經欺侮過自己的西方列強國家,既自卑於自己過往的無能軟弱而被蔑視,又羡慕列強之所以能欺侮自己的,是強大的實力。

因此,反映在漢民族的心態是無從適應列強的進步的優越價值,自由、民主和人權,始終抗拒而扯出國情不同或另立山寨的主義。近代中國建國的意識型態是來自歐洲的共產主義,至今已名存實亡而向也是來自西方的資本主義轉制,却仍要冠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對外,既無力超越西方有進步文明價值的國家,却又不甘落人之後,於是僅剩遙遠落後的非洲大陸可以稱大。不幸地,中國經營非洲是踵以前歐洲列強帝國主義的殖民政策,只是手段改以收買、包養、恩給的天朝帝國的作風。

中國對台灣的戰略,所宣示的政策,是赤裸裸的帝國主義的領土野心,能自我正當化主張的藉口,是宣稱:"台灣是中國叛離的一省";却不敢回顧《馬關條約》中永久割讓台灣給日本的歷史事實;更不能異動《舊金對日本和約》中:""日本國放棄對台灣主權的事實。

當中國一再宣稱對台灣有"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豈不是自我諷剌的謊言。中國在國際法上自知,無從主張對台灣的主權,只能自困在自欺欺人而不知所云的"九二共識"符咒,豈不是無能與焦慮。

面對台灣的變局,在台灣作內應的中國卒仔,正是率先被棄的對象而改擁抱非洲無關緊要的甘比亞。這正符合打家奴媚外人的"羡憎交織"的心態。即使甘比亞惡名昭彰,也在所不顧。

"狡免死,走狗烹",中國在甘比亞的建交案中,台灣的卒仔已失去被利用的價值;甚至誤了天朝中國圖謀領土的大計。卒仔辦事不力;被以兔死狗烹處置,也是不意外的現代啟示錄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