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人生故事筆記 -《小品綴語》

文章抒心意,好的寫意抒情不必長篇鉅作;也許詩意湧現時,三言兩語的詩情道盡意境情態。介於詩與文之間,有一些小品綴語,用在照顧那些看似不重要,却不能少的情意嗦語。

也許,這種說重不重,説輕不輕的情境正是哲學上所强調的,任何一種存在,不論客觀上討不討人喜愛,都是正當的和合理的。

這個世界和歷史不是僅屬於大人物,更正確地説,是無數類型的小人物在各個時空角落點綴世界和歷史。如果不以大人物為焦點,這個世界少了些趣味,却比較真實些。

在語文的應用中,我承認文質和粗俗各有時空,自成風格。最近的一次商務交誼,在春節長假過後,德國生技企業的新上任的副董走訪亞洲,拜訪各國市場的山頭。

這位老德副董是從世界知名的生技製藥企業被重金挖角而來的;以往,他負責歐洲和美國市場;如今被委以負責不同領域的全球市場業務;究竟亞洲市場在當今世界各地經濟緊縮時,能否讓他證明自己是價值型的專業執行副董?

會議交談中,他口語豐富,條理分明;我注意聽出,他在口語表述中挾帶許多小品綴語,不似我以往交手的科技背景或法學背景的老德友人,口語表述是沉穩嚴謹的。這位來客確實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市場行銷人才。

聚餐時,在兄弟飯店的鐡板燒包廂中主廚的表演檯前,老兄品嚐各道佳餚,佐以台灣啤酒,讚賞不已。我提醒老德,務必來一小碟餣汁烏梅和幾片梅葉;随後讓他好似進了天堂,譽為此生難得的艷遇。

事後,老德問我用意何在?也問我,台灣經濟的特殊處有那些產業最具世界優勢?頗有來客山中問童子,雲深不知處的好奇。

以他的母語德文中的一些綴語為例,我舉出also、doch、denn、nur、etwa、so、mal、schon、überhaupt、ja,...一些小品綴語單詞看似無甚重要,但是在表述情境狀態時,用上這些綴語,却可以"提味";餣汁烏梅和梅葉正是口語表述中,對文采有"提味"的功能。

同樣地,台灣雖小,有些精密製造的產業鍊,也是世界經濟能否有效供需的關鍵;任何一位有全球視野的專業經理人,大國市場固然誘人,若他能看出小國市場的關鍵價值而不敢輕忽,才能算是傑出的專業經理人。

春天到了,小花、小草、小果,看似不具經濟價值,却也具有賞心悦目的怡情效果;每一個生命各盡本能,展現自己的風采,園丁怎能視而不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