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 -《青梅和桑果》



 

再過三天,就是今年的「穀雨」節氣;也是青梅和桑果完全成熟的時候。看著樹上的青梅和桑果;我回想起不久前,冬末初春的強烈寒流來襲;那時候,白梅樹的枝條上盛開著梅花,正在展現耐寒愈開的強大生命力。為了能順利結成青梅,我忍痛摘去一些較弱的花苞,留下較有希望結果的花苞;無非是為了修成眼前的正果。

賞花是園丁的浪漫享受;整枝疏花是園丁理性的果樹管理技能。在業餘的家庭果樹園藝的實踐上,我是可以沒有得失心而魚與熊掌兼得。這正是家庭果樹園藝的誘惑。不僅如此,我也考慮植栽物種的多樣化,形成隨季節流轉而四季各有風情的家庭果樹景觀的特色。

也就是在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的果樹開花或結果。起心動念的初心直覺,是生態的免疫;不同的植物,可以彼此相助,形成對病蟲害的天然防禦功能。同時築林而引來蜜蜂、蝴蝶和野鳥分工合作又互惠。即使在寒冬季節;野鳥無蟲可啄,仍有我留在樹上的餘果可充饑。

現在,暮春的氣温回升了,鳥兒有較豐富的昆蟲可捕食,我保留下來招待野鳥的桑果已由紅轉黑,更成熟了;鳥兒却很客氣未啄食而留給我,每日可摘下作早餐。看著青梅和桑果;有綠有紅的豐碩視覺意象,還有先前的花姿風情,油然而生成"與自然和諧"的欣慰;這也正是家庭果樹園藝迷人的特色:"自得其樂"。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