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 -《「桃李滿天下」》

「李」,學名是”Prunus salicina” ,一種「薔薇科」(Rosaceae),與桃、杏、梅「同科」的果樹植物,可以互相嫁接或授粉成為一家親。

在教學的領域中,「桃李滿天下」,用以形容師承的開花結果和散佈;所指涉的果樹,「桃」與「李」二果,在「果樹地理學」上,也確實是分佈很廣的水果。以「果樹植物學」的地理分佈區分,主要有「東亞李」、「歐洲李」和「美洲李」;在果樹栽培的記錄,市面上的統計至少有三十餘種各式各樣的「李」。

「桃」與「李」二果,究竟是「很會生」?還是有「實用價值」而被果農栽植來「一直生」?這應該是「雞」和「蛋」的何者為先的問題。不過,「薔薇科」(Rosaceae) 的果樹,桃、杏、梅,或蘋果,都是知名的「名果」,各有隱喻。

「桃」與「李」是可以互惠交換的等值水果;成語「投桃報李」正是「桃李結盟」的實證。然而,結盟是「肝膽相照」,就等有朝一日關係生變而「肝膽俱裂」。世道有結盟,卻不耐誰先出頭的主從關係!久了,就沒有共識。

據說,有「神仙」愛「月下偷桃」來吃,而讓「桃」被「神仙」加持,而有「仙桃」一詞流通。「桃」,背叛「桃李同盟」而出了名;更過分的,「仙桃」還被用來形容美女的豐乳;以致市面上有「仙桃牌通乳丸」在販售;有美女,意在出眾,也故意「走光」若隱若現的「仙桃」給各路的「鏡頭」;這更是氣壞「李」的惦惦地「靠邊站」。

從此,「李」對「桃」結下心結;「桃」的花運太旺時;「李」就唱衰給世道知:"小心爛桃花!";這卻壞了「桃」的好事。終於,忍不住了;「桃」斥責:"李惦惦啦!"。

平地一聲雷,「桃」與「李」下不了台;鄰居吵架:驚動「桃子」和「李子」,奪門而出,擺出「靠勢」。

哇!好多,…!真是「桃李滿天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