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癡人節」》



行走世道,常見的愚言惡行,非「癡人」莫屬。「癡」,一種精神上的偏執病態,思想上陷溺於細微枝節,也是偏執至狂;於是言行上出現官能燥火。有時,自己燥熱於自我合理化無知的言行;有時,故作姿態裝可愛,乞討「塞奶」;目的,都在喚起注意、勿忘和回報。

「癡人」的症候群,有季節和特定的時日而發作的特徵。在日本,對「癡人現象」的描述;最出名的案例,就是「電車癡人」。在性別上,以男人居多,日文語境以「電車癡漢」(でんしゃちかん)稱謂。每到「工作日」的通勤尖峰時間,「癡漢」(ちかん) 混在電車上,搜尋可欲的「性侵」對象,以獲得「情結」的出口;受害人,多為稱作「OL」(Office Lady)的上班族女人。

「癡漢」,在電車上趁著擁擠,對於目標「OL」,使盡不堪的「小動作」;若受害人未警覺或未立即抗拒,則「癡漢」得逞而更肆無忌憚妄為。「癡漢」所為的惡言惡行,究竟有何所圖?在精神醫學的理解,是遂行支配的慾望,是一種「佔有慾」和「自虐慾」都很強的「人格型」。

若探索「癡人」的過去歷史,可在其幼年時期,對待奶嘴的口腔期依戀,童年期,對玩具和玩偶的態度上發現線索:獨佔自毀而自得其樂;損壞玩具和玩偶後,會以謊言掩飾和向父母裝可愛,以求卸責,要求父母忘記玩具和玩偶被損壞的事實。

以「電車癡人」作為社會、國家和世界的縮影;可反向觀察到,多樣化的「集體焦慮症」發作的「癡人現象」。有「符咒癡人」,也有「無能癡人」;像老狗緊咬著老骨頭不放鬆;想絕對佔有卻無能;於是有暴怒威脅傾向;或忽然裝可愛再騙;一切的造作,都出自「潛意識」的偏執,自身已無從說服自己,為被壓抑的慾望情結,找到合理善良的出口。

於是,癡人愚行的精神病態現象,終於像火山燥動,轟轟然作響,自身就要壓不住,要發狂了;地動山搖,自己嚇自己,奔逃而出。這種精神病態,成為本年五月二十日,「總統就職日」前後,併發「癡人節」的「末日症候群」。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