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末日哀嚎》


世界上的怪事之一,是越界干涉;一個有「總統」榮銜的國家,在新總統就任時,對人民發表的就職演說;竟然引來「鄰國」越界干涉內容。此種不文明又失禮的野蠻舉動,就是出自標榜有五千年歷史和古文明的近代「新中國」。

文明有自身的發展進程;在歷史的不同場域和階段,更需要置身其中的人群,自己參加「互動」和「主動」啟蒙;否則,必然出現與時代精神脫節的「反動」。信仰,有好有壞,決定於對價值高下的選擇;這就涉及思想和精神的場域,究竟是服膺哲學?還是神學?

哲學,一直向荒野探險前進,科學隨後跟到,鞏固勝利高地;走過歷史,發現時代的進步與改變。相反地,神學,一直退守,保衛神殿聖堂,堅定教義,自我說服;必要時,或有自我批判,抓漏修補。總是如此,為了守住神殿聖堂,勿背離教祖的聖義,安住日漸稀落的信徒。

哲學,更是艱辛的思想探險事業,必須忍住寂寞,在繼承與批判中前進;看似無近利和實用;終極目的,在於實踐生命的高貴意義和人生的愉悅幸福。神學,莊嚴崇聖,表面上,依靠符咒撐住儀式的場面;本質上,在世俗渾沌中力挽狂瀾中的沉溺,卻終於淪為隨波逐流,總是枉然,徒留世俗皆如是的嘲笑。

進步,必須從現實的基礎出發,不忘理想的初衷,積無數小步,以成就遠程。哲學必然領先神學,佔領聖山,據為思想的高地;在科學的鞏固經營下,神學將成為神話和典故歷史。

長期以來,台灣走過「戒嚴時期」的反動、民主時代的困惑;終於來到捍衛自由、深化民主,是民主人,更是自由人的新時代。一路走來,能夠不忘初衷,就是時代精神場域與人群對高貴價值選擇的啟蒙;將成為「是自己」的偉大的國家和進步的社會。

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雖然曾經有過價值的掙扎和說服,卻都是文明進程所彰顯的:"作為人,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作為有意義的自己"。

以這個基本認知,去回首中國對台灣新總統就任演說內容,有情緒和面子上難堪的自殘反應;是不符文明教養的言行和舉措。即使再度唸起符咒,一切的吶喊和覆誦;哲學家所聽到的,彷彿是遠方傳來神學士的末日哀嚎。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