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立夏窗景》

立夏節氣在本日,午後有大雷雨來報到,好一幅夏日時雨登場的窗外應景!

從書房望出去,立夏雷雨有跡可尋;花園中的美國紅楓樹是我的觀時指標樹;已經有三年的觀察記錄了,被我登記和保存在雲端資料庫的行事曆中;例行地,到了立夏節氣日,就跳出備忘訊息來提醒:“立夏紅葉,午後雷雨”。

這項簡訊,有數位時代的即時存取的精神,却也保存了農業古法的觀時經驗的傳承。有意義地,這是我個人在家庭園藝生活中,對自然流變的順時實踐,也是親自感時的經驗記載。

簡訊的關键詞是立夏,紅葉與雷雨;這棵樹應該是生長於北美洲風土條件的温帶植物,來自農友的贈送,讓我試栽,增加秋色樹景。可惜,美國紅楓樹,多年來,還在適應台灣的亞熱帶,又偏濕熱的風土條件,成長艱困又勉强。

台灣的平地風土,在每年深秋季節的低温量不足,樹葉未及變紅色就枯落了。次年的春天,必須遲至穀雨節氣後約十日的四月底才冒出葉芽;記載中,紅楓樹在立夏節氣當日上午的炎陽下,葉芽才明顯地長成小紅葉;然後,迎接立夏中午後的第一埸大雷雨。

三年來的園藝實踐觀察記錄和雲端報訊,如同鬧鐘報時一樣地準確,豐富了我的園藝生活趣味。如今,時間如川中流水,却又廻轉;人在窗景內外,各有不同的精神世界;在窗內,安静地讀書寫作,在窗外,親炙節氣流景。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