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世界小事筆記 -《免疫抗體》


權利是争來的!猶太人經歷惨痛的‘’大屠殺‘’後,才想起祖先傳下來的智慧:“我不為自己,誰會來為我?”

有航空公司的員工,通過投票公決,絕大多數的員工決定罷工。搭乘這家航空公司航班的旅客,將面臨交通不便和飛不得的痛苦。

這種勞資衡突的問題,是經濟的分配議題,也是倫理議題。至今,這家公司的英文名稱,仍然掛著“CHINA”之名;這個時期,中國政府正在為先前挫敗的“對台政策”而惱羞成怒;“人家不來了!”,“已讀不回”,擺著硬架子。有種,就別來吧!誰會受不了?當然不會是台灣人!

‘’中國兵法‘’,常以虛代實,買空賣空,作無本生意;因此,假話、大話、空話、虛話、廢話充斥。在實踐上,殺人一百,自殘一萬;死要面子;全世界難得一見的智殘戰術。

原因在於,戰略錯誤,戰術加重自殘,以致全局潰敗,求和不敢,求勝不得。這就是出產‘’孫子兵法‘’的‘’新中國‘’的對台政策:以虛害實,面子誤了裡子。

同樣地,發生在台灣,仍以“中國”之名上市行銷的航空公司的資方,讓勞方感到權益受損;源自以往的‘’黨國資本主義的勞資不對等的生態,以及政權偏重無良商賈,習慣於對勞方多所‘’壓抑。

習慣壓迪迫勞方的企業,也必然會分化和敷衍員工,巧言誆哄;拿公眾的不便、經濟會損失、競爭力會衰退、外資不再來,共體時艱、共赴國難等,奇怪的理由來讓弱勢的勞方良心不安。

這是非常中國式的以虛對實,不想坦然承認,勞資關係確實有矛盾,只想表面和諧,以致延誤小事而成大事;自傷企業形象和顧客權益;何來以客為尊?

政府偏資方的立場和不義結構,是透過不公平的租税政策,惡化勞資關係,讓無良商賈說話大聲、冷嘲熱諷,以商逼政。更糊塗地,是一大群本身也是勞方的受僱族群,也對爭權益的勞方丢石頭和抱怨,自私自利的心態,只有輪到自己被政府和資方剝削壓榨時,才會發現自己是孤獨無援的。

有職業保障的軍公教族群,也是受僱的勞方,莫作媚強凌弱的路人;否則,他日自己也是受害的路人時,將無人聲援。

資方,自認掌控生產工具,又有政府的偏愛,是優勢的僱主;若企業獲利,則大多數歸資方所有;有虧損,則怪咎勞方。這種不義的市場和政策的壓迫結構,是政府媚商的心態使然,以致無良商賈自以為是英明偉大的救世主,說話低俗市儈,會說出:‘’民主不能填飽肚子的無知笑話‘’。

罷工,尤其在交通航空企業,在歐美的民主國家司空見慣,旅客受困機場,屢見不少。罷工有益社會的互相理解和對話,也有助於創造公平正義的勞資合作結構。

若經濟與社會存在不義的結構問題;政府討好資方,無視於不合理的剝削存在;則罷工是不得已的手段。資方以逐利為先;心態上,以略施小惠打發辛苦的勞方。政商合謀敷衍勞方,惡化勞資結構的不公不義。

社會大眾不宜忘記:“你在享受時,有人正在為你的享受被奴役!”;在深化社會民主,追求正義與進步價值的國家,應該視罷工為革命的免疫抗體。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