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ㄧ《世界的雜音》


聲音,尤其是人群爭執、吵雜又尖銳、高亢的噪音,只有成見偏執被留下來,成為煩惱的問題。其他的,都是不受歡迎而消失在歷史時空的音波。

智慧,何處尋找?不遠也不近。智慧, 早就存在於自然的協奏規律裡。試想一下,構成大自然的元素何其多,陽光,空氣,水,泥土,天空,浮雲和各類動植物,是如何協奏成為愉悅的畫面?關鍵在於,沒有人被邀請而參與其中,一切就協調順利了。

呈現在眼前,日生活中的無數爭執,抗爭,各持己見,不是很模糊嗎?誰都自認有理,也自認受到委屈。各個階級的人,都固守自己的階級本位,就怕吃虧,不願妥協,愈辯說愈大聲。

難道,自己的ㄧ生,永遠認命,就只想死守餘生在目前的階級和職業?後代子孫也不會流動嗎?沒有更好的其他可能發展嗎?

如果,自己真是認為如此,那就是認命於種姓制度下的奴隸。人,只要有自由的意志,就有無限的選擇可能。人是自己的貪婪和懦弱心態的奴隸;就認清殘酷的事實吧!世界上,沒有不滅的生命,何必固守著士農工商軍公教的本位利益?點滴分毫的既得利益也要計較;難道有可能,父母業,子女承;可以世代相襲嗎?那是封建種姓的奴隸制度。

很遺憾!當前,世界的雜音來自各方立場和各階級的爭執不已,只有對立和仇恨的火種,而未點亮智慧的火花。廣場上,只聽到奴隸爭吵不休,抗争著,反對卸掉身上的腳鐐和頸上的枷鎖;還要多照顧奴隸,才是公平正義。

望向自然吧!綠蔭雜林,藍天白雲,花草在陽光下茂盛自在,正因為,自然的本質是自由而和諧的;更重要地,是沒有人群的吵雜聲音在其中。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