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下筆、棒下與出劍》



執筆,如棒球賽的「打擊手」執球棒進入打擊區,等待投手「出手」。執筆自問的是,筆下是什麼世界?

「打擊手」,棒下所期望的;究竟是「好球」還是「壞球」?這項期望,是由不得自己的;而是決定於自己的判斷、對手的來球和主審的判定。

執筆的我,自己的決心很重要,「文章」就像棒球賽的投手的來球。有時候,執筆也是揮棒,也有落空的難堪。文思泉湧是運氣,不可能經常湧泉出穴。

棒球「打擊手」也是如此,除了受傷時段,在球季朝間,也有打擊的低潮表現。棒球運動,最佳打擊手的打擊率很難達到四成。也就是,安全上壘的「安打數」,十次中不及四次;若有三成多的「打擊率」,就可列入各球隊爭奪的明星「打擊手」。

今年,美國識業捧球場上,引來球迷關注的焦點,是長期享譽日本和美國職業棒球的資深明星「鈴木一郎」;能否在有限的職業生涯裡,退休前創造三千次以上的「安打數」?目前,成績已近里程碑,登錄「棒球名人堂」指日可待。近期若有「鈴木一郎」出場,球迷引頸期盼;氣氛已有些焦慮。

「鈴木一朗」,過去輝煌的職業棒球歲月裡,曾有過稀有的四成多一些的「打擊率」;但是,又落到三成上下起伏。「鈴木一朗」以左手打擊,揮棒方式頗有日本武士出劍的劍道,擅長對鑽進死角的來球擊出安打。看似不同於其他人揮棒的一氣呵成的弧度;但是,「鈴木一朗」都有較多的安打和打點。

優異的打擊能力,必來自長期的專注和苦練,忍受寂寞。劍客也是如此,十年學劍,練出劍道的速度和精確度;日後行走江湖,每一次的出戰,成敗都是五成,非生即死;多次在五成以上就存活下來,就可讓前來挑戰的對手生懼。

然而,高手的失手被殺,常是敗於自己的恃龐而驕和輕敵;長期的盛名之累,聚集更多的挑戰者,而時間體力和注意力都背叛而去。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執筆」的哲學意義,筆下的世界,既不像「鈴木一朗」的揮棒落空引來唉聲嘆息;也不像學劍十年的劍客爭一時生死,處處危機。

文章千古事,得失在來時;筆下的文章,能否如溪水入江河大海而如魚得水,自得其樂?不同於運動家或古代的劍客,有勝負生死的懸念。讀書發想,有助益心中的自由精神,奔向知識的聖殿。跌倒、困惑是正常的;能與傑出運動家和古代的劍客一樣,能自我勉勵的,是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意志。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學海麟光》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