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得的,或有禁忌的戀,比較誘人而難戒,是吧?!因此,婚外情,不倫戀,成為社會普遍的現象而不算新聞,那是精神醫學上的"癮"。捉不到手的月亮,最美!也許是吧!
日文語境中有"禁斷之戀",是色情文學的題材:近親之戀,亂倫之戀,師生之戀,翁媳之戀,上司下屬之戀,宗教神職的同性或異性之戀,除非敏銳地觀察,才會發現,禁忌的世界很豐富,也有戒不斷的誘惑;正如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名言:"人性的,太人性!"。
禁斷"的本意,在知道不宜,却想挑戦禁忌,不過,這就是真實的世界。為何發生?不如以平常心看待,社會是虛偽而泛道德的。禁斷之戀,就是在奇怪的相遇中發生了。
我的義大利同學Rosa小姐,曾對我說,在她的祖國,境內有天主教總部教廷「梵蒂岡」,為神學造論和解釋教理,而教廷是反對夫妻離婚的,因為離婚是違背男女當初在教堂結婚時,有神父主持婚禮和見證婚約,離婚是冒犯禁斷的神意。
方法是受不了禁斷誘惑的人想出來的。於是,家中的婚姻先擱置,但是無碍於婚外情熱烈地進行。於是,夫妻各自外遇,而携伴却相遇於你知我知的理想地方。教會知情,也坦然面對現實,政府也樂見家庭和睦,離婚率偏低。而且,離婚一定是異教徒的報應。
當時,我稱讚Rosa小姐的祖國義大利是浪漫的國家,以文明的禁断之戀,突破教理對人性的束縛,堪稱再次的文藝復興。
在多種「禁斷之戀」中,常見師生之戀,尤其在大學校園內,也被美化浪漫,究竟宜否?老師,"傳道,授業和解惑"是任務,而"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勞",弟子內侍老師,也符合先師祖訓。當師生遇到禁断之戀而困惑不已,那麼師生牽手傳燈夫子之道,解人倫性慾之惑,授予學業,應該是行得通的禁斷之戀。
在哲學家的語境,這是"柏拉圖式的戀愛",像哲學家海德格爾與女弟子阿倫特,在德國馬堡大學時期,傳說中,有"等待他點亮燈"的戀的故事,精神契合超越對肉體之戀的慾望。教會若知道,一定說:"這...這哲學,太神了吧?!"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那一年冬天在馬堡,等待他點亮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