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領導的視角》





‘’雄三飛彈‘’突擊事件,發生殃及無辜人民,以及不久前的殺犬;甚至以前,許多軍中無解的怪案;總是迫使相關的軍令主官和負有督導職責的軍政長官,低聲下氣地飽受責難和公開地道歉。甚至,被要求負起政治責任辭職下台。

相同的埸景反覆上演,這是國家、政府和人民的命運,永遠有悲情和無奈。前事不忘,可為後事之師;但是,悲劇無所不在,排班輪流上演悲劇。人間無喜痢,總是閙劇變悲劇;有人在的地方,就注定在準備鬧劇登場,以悲劇收場,反覆上演;若有喜劇,就是樂此不疲。

管理眾人之事的定義,是預設,眾人是非管理不可的;否則,無以有秩序;可見人的奴性深重;諄諄勸導和以紀律懲罰約束,都免不去秩序失控的風險。

人的素質和心態是組織和群組經營成效的關键,也有民族性格的因素在內。在不同的組織和文化中,有過跨文化的共事經驗,就有機會比較和得到印象。在組織中,人性的陰暗、虛偽和較量、排擠,都發揮消極的作用;因此,競爭與淘汰不適任者,是必要的管理手段。

有的民族心態貪婪、懶散、自私;有的民族,心態自律、確實、準時。同樣性質的工作,交給不同民族的組織成員去執行,結果却仍有不相同;但是素質水準和評價就有了對比。人力素質和競爭力,若有卓越的評價,則有些國家的產品,就較有品質保證的信心效果。

我和日本人、也和德國人,都有共事合作的經驗,從中獲益最多的優點,就是自律、確實、準時和守序,並以此優點作為持續合作的基礎。換言之,秩序是可信度的基礎;從小養成的教育,在學問上耍求真確實,寧繁勿簡,也許有些笨拙,却不易有意外的錯誤。

2015年9月18日,德國的‘’VW企業’(Volkswagen AG)"爆發醜事("VW-Abgasskandal"):VW對出廠的柴油汽車,竟然可以在排放廢氣檢測時,經由汽車上內建的程式控制,通過排放量檢測的標準;這是一項嚴重的市場詐欺行為。

此事,嚴重傷害“德國製造,品質保證”的歷史信譽,被德國政府列為重大的國家信譽危機,事關國家安全與生存;立即從企業和政府的領導、法律規定、內控秩序各領域,深入地檢討錯誤的原因。

但是,此事對國內外市場信心的挫傷,已殃及其他德國企業品牌的信譽和可信度。可見,信任和品質保讔得來不易,却毁於少數人的投機取巧的心態。

德國人的日常慣用語“alles in Ordnung, alles in Glück!”,也就是“一切有序,一切幸福!”;這是所有組織成員,尤其是擔任執行長(CEO)的各級管理者,必須複誦在心裡的秩序感。

至於領導者(Leader),自身的視角要高遠,莫被內部的執行長的管理問題所絆,而是在大方向上要明確地標點領航,確認領航是“一切妥當有序!(alles in Ordnung)”,向著目標穩定地前進。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所有的對,都可能錯!》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