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邪聚惡散」》

圖片
秋冬以來,風邪、寒邪活躍;之前的夏季有熱邪、濕邪逼人不舒服。邪者,以破壞為始而終於惡果。秋冬養身進補,目的在於「克邪」。基本功無他,「誠心正意」不屈服於作惡即可。 至於如何啟動「誠心正意」?起於善念!客觀的浮世諸現象,看似紛亂,而有孔子所惡者,「以紫亂朱」;屈原所痛者,「黃鐘毀棄,瓦斧雷鳴」。以易懂之語陳述,正是「以假亂真」;以哲學之語批判,正是集「歷史之反動與虛無主義於匯聚成流」。 折騰台灣已有時日的在野政治勢力,始於合流之念,終於亂流之怨;於本日正式進入時代的轉折。一個舊時代的結束,帶來新時代的期待。合流之不容易,出於戰略想定的自欺,近於神學式的造神造論:誰才是「王者」?殊不知者,在於膺品想以假亂真,却必被破於真實之前。這是現象學所指陳的檢定法則。 有些友人問俺,如何看待台灣的大選?因紛亂不明而有焦慮。俺笑看浮世,輕鬆莞爾一笑,即可辨明浮世誰將主宰;正如暗夜漫長待天明之曙光乍現,浮世大白。 認真於選舉者,必出於誠心正意,最美!出於自欺欺人而選舉者,必工於心計;所謂團結匯流之話,正是自證不團結才是本質,參與者各有私利之圖謀,唯恐吃暗虧,已無能力述說自己陣營的存在價值和參選的正當性。 孔子有言:"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自己無能而路上亂拉伕和砍柴,終有力窮而火熄之時。時代之諸現象看似騷亂激動,實則有邪窮之時。君子所至盼者,「始於兵而終於禮」;小人所亟求者,「始於狂愛而終於狂悲」。在野政治勢力之「邪聚惡散」正是一場可供哲學批判的浮世啟示錄。

人生故事筆記 -《城內與城外》


至今,台灣民間的老一輩人的慣用語,仍然使用城內或城外的用語,還有城中。城市的形成是來自以廓圍城,有階級觀念,城內人比較高貴重要,命比較值錢。在古代,代表統治階級的官吏和官眷住在城內,受到城牆的保護。

記得小時候,在我的潛意識和用語中,不認為我家是在城內;小時候,聽到父母說要帶我們去城內,就很期待和與奮。難道我家在城外?不,以現在的區位角度去理解,我家在今天的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金華街和新生南路交會的附近,那裡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父親在終戰後,從高雄北上展業,就落居在此地。

當年,附近的"瑠公圳"有清水綠岸。後來,我家又搬到永康街的"永康公園"附近,在大學畢業前,我家都在"大安區"。現在,此地已是台北市熱鬧的精華觀光區。台大,師大,政大公企中心和淡江大學的城區部,都在我家的方圓徒步可及的近區。

然而,當年的城內,指的是當今的城中區,也是外來黨國政權的權力中心所在,我的童年鄰里玩伴,不乏知名的黨國權貴二代。那時候,在互動中大致理解,此地終非彼等久留之地。如今,彼等已是米國人,近年常在台灣出現,大多是回來珍惜健保資源,不用可惜,檢查和修理米國身體。不然,就是回來唱衰台灣,指正台灣,還不忘莫名奇妙地學鸚鵡唸"九二共識"符咒,開口閉口就是"內地"。

回想起來,當年黨國權貴一代的老子反共是騙台灣人的;狡兔三窟,脚底抹油,權貴二代的兒女現在反動親共是真的,歷史有夠嘲諷和啟示。

近日,我受友人之託,代筆準備一份台灣們城內與城外發展的相關論文和在論壇發表的簡報PowerPoint。城內與城外的慣用語,竟然喚起我的歷史情懷,景物已變遷,我還是台北人嗎?應該是吧!生於此,長於此,行走天涯却是人生的選擇。家,總是在台灣。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