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夕陽運動員》


歹戲不下台,全家跑龍套,難看極了! 未戰先敗,理由既不正當也不光明。說穿了,先替自己的夂陽運動生涯找背影,只是難堪夾著噓聲。

專業倫理,是任何一種以專業為人生志業的人,所應該信守的高貴價值。在體育界,就是運動家精神。民主化之後,選舉頻繁,社會輿論常以運動家精神期許政客,反而疏於期許體育界,一味地以求勝獲獎,為台灣的國際能見度為運動的目的。

業餘運動員也以轉為職業運動員為目標。於是,重賞和國家之光的加持,加上企業贊助,代言,成就了體育政治化和世俗化的不堪醜聞,肥沃了體育行政官僚和一批靠運動員得獎金和贊助為生的家族成員,儼然是家族運動業,似家族企業或家族政治的淘金術,吞蝕公共資源。

從事特定的運動行業,本來就是個人的興趣和選擇,非關公共福祉,只是政治化和職業化之後,運動家的古典意義,公平競爭,志在參加,勝不驕,敗不餒,盡力而為的精神已經稀有,淪為資本主義市場的庸俗和貪婪的表演行業。

缺乏古典的運動家精神,必然出現自我膨脹的藉機勒索和歧視觀眾。世俗又庸俗的運動界已經俱樂部化和企業的商業活動聯結,必然摻假和包裝。運動員用藥的醜聞不絕,背後有國家的運動強國的形象動機。奧運會上的得獎大國,都涉及用藥和造假,甚至非人道訓練的不公平的競爭準備。

此類醜聞的背後意義,是國家的爭強意志和政府體育行政官僚的績效心態作祟。可以說,奧林匹克的古典運動意義早已不存了。有的國家爭辦奧運,為國際奧委會和主辧國的政商界提供收賄貪污的大好機會。更嚴重地,在於主辦國家,若是有民族狂熱,正好藉機宣揚民族主義。

在1936年,距今八十年前,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奧運會,就被獨裁的野心政客希特勒利用,宣揚亞利安人種優越論,希特勒在接見德國代表隊時暗示,為了辦好奧運會,必須忍耐。
"等奧運會結束後,納粹黨國將出手收拾猶太人"(見如下引文標題)。

既然奧林匹克的古典運動家精神已消失了,場邊的儍子觀眾看到的,只是夂陽運動員沒有未來的退場背影。


相關專論文章:

ZEITONLINE

"Wenn die Olympiade vorbei, schlagen wir die Juden zu Brei!"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