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開國王朝「有事、沒事、啥鳥事?」記事》

 
 
 

天下,不可一日無事!有"啥鳥事",也好過終日"無事忙";有人鳥你,期望你,出來做些有的、沒的、五四三的"啥鳥事",表示你"尚可鳥用"。

君欲知,"樹上的鳥,快樂乎"?想也知道,鳥會唱歌,表示吃飽了;鳥不唱歌,表示天下有蟲災,鳥吃蟲,忙到天昏地暗,是天大的鳥事!等吃飽後,再來唱歌,是沒「啥鳥事」。抓蟲、吃蟲、唱歌、求愛,都是鳥事。

天下人,可如此乎?問題是,世道眾人,學鳥不成,不知蟲之所在;直到蟲害已現,買空賞空,人去財空;或被番邦罰以巨款,才驚呼:"夭壽噢!出事矣!"。

「聖國」,在「丙申」年,經歷「草民革命」後,改朝換代;大內有「地虎女皇」坐陣,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分身乏術。

為收編安撫「天龍皇軍」,勤於軍務,以定軍心,不求「出師」;只求不「出事」,沒事別亂射「鳥彈」;亦忙於清理前朝「龍皇」留下的「鳥事」,忙得不亦樂乎。有事,又出事不斷,羨死眾多失業而無鳥事可忙之草民。

於是,大內皇宮前,三不五時,草民聚眾抗議:"要事,有事!","不鳥「天朝中國」,我等「沒事」!"、"要尊嚴,反污名,不退休,要鳥事"。路過現場之草民書生,一頭霧水?究竟有「啥鳥事」乎?鳥不來,就沒鳥事,天下無事,豈不善哉?

「地虎女皇」,坐陣大內,聽到大內皇城外集結草民高呼:"沒事想死",竟不知所措;左右奴才,亦不知,如何使天下有事?治國不是天下無事,四海昇平,最好乎?花錢鳥事,善哉!

開國後,頭一遭,天下民心,仍介於「革命」與「反革命」之間。「地虎女皇」治國,欲「維持現狀」;究竟「現狀」為何?「沒事」,最好?或「有事」,最好?似乎,「地虎女皇」自陷:既要「革命」,又自己「反革命」之困境。

大內,有耳尖之奴才傳言:「地虎女皇」夜深時刻難眠,輕聲啍唱"孤女的願望";有時,也聽到"心事啥郎知"。也有公公傳出:「地虎女皇」查閱「天龍朝」之「龍皇大內起居注」,以知前朝「龍皇」如何「無事生事」?前朝大內「理髮院」之「王公公」如何「出事喬無事」;然後,
自己「被出事」。

治國之道,依草民書生高見,無甚高深:「天下皆渾,有事沒事啥鳥事,賺錢花錢多給錢」即可看似有事,實則省事矣。然後,就是一直玩,一直混,直到再次改朝換代;換無可換;直到民心望治心切:"無事最好!有「啥鳥事」,就多少敷衍一下,官民同樂,玩鳥事";再不行,朝野「去死一死」,先置諸死地而後生,最省事。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開國王朝「米糕店的ボス」記事》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皇后貞操」記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