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衙門」內亂》

 
 

政府,是國家內的最大「國營企業部門」;獨享國內公權力,介入國家內外的市場活動。政府,僱用的人口龐大,從業人口是公櫂力的役使工具;不同於「民營企業」的僱用人口是作為資本主人的生財工具來役使;政府的僱用人口,被稱為「公職人員」,似乎多了一些「為公」的道德光環。

然而,政府既然是國家之內,相對於「一般企業部門」的「另一類」的「超級企業部門」;所有的生產與消費,都必須被歸屬於「國民經濟」的活動和「國民生產毛額」的統計。

從這個角度出發,去理解政府部門的企業本質:政府與相關的受雇人口,或被稱為「役使工具」或「統治工具」的人口,也必然存在「勞資關係」;若有「勞資爭議」,就應該如同「民營企業」,有相同問題的抗爭和解決方案。

只是,政府的「企業本質」於內部,存在「不對等」的支配關係;即受雇於政府的人口大多被禁止「罷工」,此一對抗「僱主」的武器,也就是對付被人民委以統治權力的「官僚主義」的政府;受雇於政府的人口,只能大小聲地抱怨有委屈。這是「被支配者」和「被役使者」的無奈命運。

政府和僱用的人口,組成「官僚主義」的政府,統治和對付政府以外的人民和民營企業,卻自己陷入「勞資爭議」和「破產危機」的困境;說「改革」或「反改革」,對「衙門」以外的草民,都太沉重,也不知所云。

對於置身「勞資爭議」之外的草民,終日奔波於生計,為事業和自己及家庭謀生存和發展,風險自負,自求多福。見到「政府內亂」,而不免困惑:"規則不都是貴國政府自己訂定的和自己在玩的",何以會內亂不止?

草民完糧納稅後,看到貴國的「政府內亂」,有很奇怪的心情。怪不得,世界上的「國家競爭力評比」中,「貴國政府」的效能,始終落後不堪!不在公門修行的草民,只能嘆氣不已。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