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補身養生」》

圖片
「春分」是宣告春天已到,就在三月二十日;俺明顯感受到,不僅果樹,還有花草,都發出新芽和怒放開花,不同的植物都急著展現生命復始的活力。 經過寒冬,植物熬過來了!俺曾經施以自己用蔬果殘餘和泥炭苔合成的有機肥料,有著淡淡的蔬果香氣,作為基肥土;果然「春分」到了,就活力旺盛。「搶頭香」開花的植物是芸香科的柑果類植物、黃金枇杷、仙桃果和桑椹、愛玉果。 另外,酪梨樹、黃皮樹、芒果樹,都怒放開花,已多年未見如此的好成績。有意思地,故意逾越春節期限,仍被保留著,掛在樹上作實驗的「神豬虎頭柑」,來到新的生命週期復始,依然活生生地由青轉黃,果實的體型更碩大了。有補身就有效果。 當然,俺在冬春不同節氣更迭的歲月裡,也善待自己的身體,從「冬至」至「春分」,多次品嚐以黃耆、枸杞、紅棗、桂圓合煲的補品。親身感受,輕鬆又有活力。不好意思,俺,大致上,有「天人合一」的喜悅。

哲學人生筆記 -《白癡的咒語》

 
 
 
說話是藝術,否則,不如沉默,力量更大。「伶牙俐齒」,被用於形容說話詭辯,自以為是,以話鋒和詭異壓抑他人。

話多,有理卻未必有利;希臘哲人「蘇格拉底」就因此惹禍,得罪雅典的「市民法庭」,被判決喝下「毒芹」殉道。「孔子」,述而不作;言行都由弟子記述;後人注解,各自理解。「釋迦牟尼」,也是自渡渡人,口述傳法;弟子「如是我聞」記述「覺者」(Buda)的言行。

哲人先知已遠,那個口述傳道的時代,就像流星飛逝,是歷史的偶然。在現代,「名嘴」口述一套自己的劇本,訴說自己的個人理念,符合「意識型態」(Idéologue) ,這個在十九世紀法文語境中浮現的用詞,更早可源於「希臘文」用於正面地標誌「理念」(Idios) 和訴說(logo)的古典字義,就是"訴說理想和觀念"。

話多又重複,惹人乏味和無趣;於是,「意識型態」淪落為代表「識別」的負面標誌,轉化成為只會「成語」(Idiom) 的「白癡」(Idiot) ,合而為"白癡唸咒語"。經常地,不乏聽到:勸人"不要有「意識型態」"或「意識型態治國」的「白癡咒語」,以反對與自己的「意識型態」不符的「意識型態」。殊不知,這種現象,是"白癡的自殺攻擊",典型的"欲殺敵人之前先自殺"。

依照「希臘文」對「意識型態」的古典字義,在一個以「對話」作為交流手段的社會,是鼓勵每個人表彰自己的「意識型態」,以形成和發現社會、國家最大的公意或共識。因此,公意或共識可以被引領嗎?認為可以引領民意者,必然是無知的而傲慢的,自居於理念的絕對高地;未能理解,那是「造神」和「造論」,自以為是的「神學」風景。

哲學,有一項任務,在於啟蒙和破解無知傲慢;神學正是對象之一。任何一項「意識型態」的浮現,必然有時代精神和社會背景,也必然有存在的時間效力。從這認知基礎出發,在歷史上和現代,那些浮現在領導位置者,只是歷史的偶然和幸運,不是必然;否則,豈不是自陷於「救世主」的神學反動。

存在,就是合理的;至於,能存在多久?則是賦予動能的時間有多長。"我思故我在" (Je pense, donc je suis),這句出自「歐陸理性主義」代表的法國哲人「迪卡爾」(René Descartes)的經典名言,原義是:"思,所以是" (Cogito, ergo sum) ;提醒我:"說"的"不可靠"、"不精確"和"未必是"。

語言,包括「說話」和「書寫」。述而不作的風格,在這個時代,容易言多必失,愈說愈定型和簡化,而成為愈來愈笨的「四字唸」和「三字經」的咒語;也讓聽者愈乏味和反感;不如「我思我寫」,為自己的閱讀人生留下思想的廣闊風景和風格。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思之華,始於情書!》


哲學人生筆記 -《「謊話連篇」》 


哲學人生筆記 -《書寫自我》 


哲學人生筆記 -《一枝筆的視角》


人生故事筆記 -《執筆與持槍》


哲學人生筆記 -《閱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神豬虎頭柑」》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