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暴言」》

 
 
 
台灣的南方鄰國「菲律賓」人民,選出一位「王就是法」,自認是「正義之神」的總統「杜特蒂」;赴日本訪問前,被日本媒體形容為"「暴言總統」來訪"。

日本的媒體自律,不提供「杜特蒂」有「暴言」的機會,以免「暴言總統」在答問時,又出言不遜,羞辱日本的「同盟國」美國,或傷及日本的「天皇」,讓「地主國」日本的國民難堪。

這種現象,是日本社會中不使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也不讓別人難堪,或不添別人麻煩的「同理心」的表現;稱為「場域淨化」的壓抑。

此一名詞,又衍生自「語文淨化」的保護措施。說話裸露、無禮,甚至狂妄無知,擺出流氓耍狠,見更惡劣者則示卑,已不只是個人修辭能力的問題;更是社會的文明教養的問題。

媒體流行聳動、偷窺的話題,而鼓動有人格自卑的人亢奮地曝露「暴言粗語」,泡製敢言的粗俗之輩。彼等因此成名而自豪得意;這是文明進程的反動和語言污染。美國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也是先以「暴言」出口,再以「失言」後卑。這是「暴言」出名的時代。

法國人,自認有文化,政府的「首席部長」總理之後,就是「文化部長」,以彰顯國家重視文化的用心。法國人,更自認「法文」博雅優美,是法國人對世界貢獻的「文化資產」;因此,國會立法保護「法文」的純度,也禁止許多「外來語」和「外來字」滲入而污染「法文」;這是「語文淨化」。

德國人,也自認有文化;德文的「博雅優美」,尤其「形上理念」的哲學、法學、音樂、文學和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和文化的深度與廣度,比起「法文」更見出色。思想家、音樂家,詩人作家,彰顯德文世界的博美;也吸引青年時期的我,對異域文化的嚮往。

「語文」,是各民族的「表意」工具;各說各話,本民族的「語文」最好,異民族的「外文」是未開化的「番人語文」,也是本國語文被污染的來源。這種語文的「本位主義」導致惡質的排外、懼外的心態,而趨向盲目的民族主義。

德文的文化高度,到了「第三帝國」的「納粹黨國」時期,為了宣傳排外的「黨國理念」,德文語境中出現許多「暴言」的文字和用語;更落實在「民族淨化」的政策中:遣送和滅絕「黨國敵人」的「集中營」,更是「暴言」的結果;應證了「思想是語言之囚」的必然;有仇恨的思想,語言就不會是包容優雅的。

語言和文字的使用已經超越工具的範圍,是個人修養和社會文明的特徵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