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哲學人生筆記 -《「生氣」而且「震怒」》

 
 
 
不好了!太嚇人了!「小英總統」,「生氣」而且「震怒」。地動山搖?會否?有這麼嚴重嗎?當然不會!

「生氣」是「矯情」;「震怒」是表態。治國,若可以「生氣」而且「震怒」,就讓國人毛骨悚然,則應該多「生氣」而且「震怒」到沒完沒了;最後,國家的氣數也氣完了。治國,不是「生氣比賽」。

中國在「毛治國」的時代,治國靠「運動」,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和「造神運動」,整肅政敵和清理預設的國家敵人;那是以「謀略治國」的「國家恐怖主義」,「人治」而不可取法。「毛」,自稱是「哲學家」;實際的作為,是嗜權的「野心謀略家」。

現代的「法治國家」,依法而治;法律是國民「公意」和人民「法意」的價值設定;不見「生氣」而且「震怒」的「氣呼呼」蒸汽機。

人民,才有「生氣」而且「震怒」的權利;那是因為:被委以責任的「公職」,無能面對挑戰和解決問題,反而舉行「生氣比賽大會」。似乎,「生氣」而且「震怒」是領航國政的唯一解藥。又不是駕駛「蒸氣船」,更不是操作「嘖氣機」。

「漢字」,很有意思,「生氣」代表有氣在;沒氣,要多生氣,否則,快沒氣了,形同坐以待斃。人活著,自我勉勵:"一息尚存,永矢弗諼":只要還有氣息,就要努力不懈;就是將氣息化作解決問題的生存和發展的力量;不可只有「生氣」而且「震怒」。

「怒」是奴役自己心理的狀態,而且恨不得地動山搖,震及無辜,是出現負面的「自虐」,更不能產生有正面作為的力量,就是「努力」;也就是駕御「氣力」。

自從知道:「小英總統」在前些日子,內心「很痛苦」;近些日子,又為了有奸商「搞飛機」而「生氣」,而且「震怒」;這些現象,以我的世道行走心得,是可憂的。爭逐權力的大位到手,集所有國政壓力於自己,卻沒有找到比自己更高遠的典範可以學習,孤獨而茫然的「地堡公主」;形同無法超越位高權重在身的自己。

於是,「生氣」而且「震怒」,似乎是必然的,卻是不正常的「領導危機」。「小英總統」,走上「哲學之路」吧!在孤峰絕頂上,就忘記權力的虛幻而多作哲學思考。哲人「柏拉圖」提示「哲王論」:「哲人為王」而難覓,就讓國王走上哲學之路;不過,孤獨是依然而正常的。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在孤峰頂上》

哲學人生筆記 -《在「服從」與「高牆」之外》

哲學人生筆記 -《權力與價值信仰》

哲學人生筆記 -《開國王朝「米糕店的ボス」記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