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 -《「剔光頭」與「草食男」》

 
 
 
「冬至」後過半月,是「小寒」;本日,正在兩個「節氣」的中間,氣候濕冷。可預期的,「小寒」之後,還有「大寒」,氣溫將繼續走低。天氣愈冷,吃熱食的需求更旺,「火鍋店」和「薑母鴨店」生意一定興旺。

昨日,客戶邀我聚餐"吃火鍋",我以「反核」而婉謝盛情安排,改吃"和風時令料理"。客戶,先以時下的熱詞「剔光頭」威脅:"李,又不是「出家人」?吃火鍋,在冬天,可上火暖身!這與「反核」有何關係?"。

看來,我引喻失當,"以詞害義"。「反核」的理由和比喻,沒有對客戶說清楚、講明白。我的成見是:吃下一個"肉品火鍋",依照肉類食材和添料,在人體所產生的熱量和人體的體積比例換算,相當於在體內建造一座「輕型核能發電廠」的發電量。亂唬人的!實在是很"納粹共匪"!

再說,「火鍋店」,生意興旺,食客加熱和散熱的「熱島效應」,台灣就更沒有缺電的可能;而且人體上火,不利思考,社會的「暴力"衝突增加;無益於化解「全球暖化」的氣候異常和天災,而且…。

"李,實在危言嚇自己. ?!太「川普」!",如是我聞,客戶反駁小弟的"高見"。

以上所述,俱屬"蛋頭書生"的淺見謬論?太先天下之憂,自絕口福和盛情的邀約。客戶,隨即嗆我:"到底,「李呷啥?」,對地球卡好?"!

大哉問!我注意到,在十一月下旬的「小雪」節氣前後,在自家播種的蔬菜,「圓葉萵苣」、「青梗白菜」、「茼蒿」、「地瓜葉」、「A菜」,到本日,已過一個多月,應該可以收成。

果然,本日清晨,氣溫偏低,「木本」的「落葉樹」仍在逐漸地「剔光頭」;但是,「草本」的蔬菜,已呈現青嫩誘人。在拍照烙記後,先採摘「地瓜葉」和「A菜」;水燙之後,加「凍蒜」和「醬汁」,這是「草食男」小弟,本日的"聖品早餐"。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