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自我解構」》

圖片
「面向事實,呈現真相」,這是對現象檢定的目的。以上的啟示,來自聽多了也見夠了「話術」,經歷過事件過程,只要時間夠久,那套自欺欺人的「話術」會自我解構。 馬先生,曾經貴為八年的中華民國總統,卸任了仍享受台灣人民血汗的供養和禮遇。有政治倫理和誠信者,至少應該表現出以往自我標榜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溫、良、恭、儉、讓,以捍衛其黨長期向台灣人民宣示的反共和捍衛中華民國。 面對「共匪」,這個中國國民黨曾經強制台灣人民必須反對的叛亂組織,「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而且,「反共必勝,復國必成」。如此的「反共國策」所加之於台灣人民的要求和犧牲,都是為了捍衛遷佔台灣的中華民國。 如果共匪滅中華民國和吞併台灣的帝國主義領土野心不死,馬前總統有何理由自我矮化,踐踏國格,無原則地「客隨主便」任由共匪羞辱,還必須表態非常滿意於被矮化和被羞辱,而且超乎預期?這已是精神病態的樂於受辱。 個人甘於自賤和被共匪作賤,台灣人對甘之如飴的馬先生可以不足為惜的!也可無視於這位馬先生的存在。反而,可以用台灣人的角度看到,外來黨國虛構的反共敘事,正由其造神的「黨國之子」在自我解構中。

哲學人生筆記 -《浮想不寫》

 
 
 
德國首都柏林,在「白雪聖夜」前,遭到「恐怖攻擊」;遠在遙遠台灣的我,也感到同理心和哀傷。

那個發生災難的地方,我曾遊歷過,如同歐洲不同城市的「耶誕節夜市」,本來就充滿歡樂的年節氣氛;也很像台灣的「年貨大街」,群眾聚集,為了採買年貨用品,也為了感受富裕感和喜悅。

站在市集,內心也感受「人和年豐」的「知足」;但是,「恐怖攻擊」讓人哀傷;那是出自何種邪惡的居心?不願世道平安喜樂。

然而,遠在台灣,被視為德國歷史「困難」的「納粹存在」,竟然被中等學校的師生視為變裝遊戲的"創意",而裝扮自己成為惡名昭彰的「納粹黨衛軍」和「秘密國家警察」的「蓋世太保」,引以為炫耀。此舉,招來德國代表和以色列代表的抗議,也引起國際媒體的報導。

這種庸俗炫耀,只為引人側目的無良舉動,不是唯一,更不會絕後。往年,政府和企業的「年終忘年會」同歡,許多平日道貌岸然的主管,不顧形象,也犧牲色相,裝模作樣地上台獻醜表演,搏取笑場同歡。

「變裝」,是否定真實的「自我」,嚮往和屈服於威權的「他者」,一種內心卑微的「自我」對外投射,藉著模仿掩飾自卑的人格。原真的「自我」不好嗎?

以我的哲學理解,因為有"場所的悲哀",卻無能為力改變"身在場所"的無奈命運,只能向著想像的他者,投射自卑的心願告白。變裝暴政建制的穿著打扮和模仿手勢,標舉圖騰,都無法掩飾內心的庸俗;樂趣只是一時的煙火,內心的空虛是長期的侵蝕自己的存在意義。

人類社會的使命,除了共同生活,以肯定同類的存在,還有世代的啟蒙和傳承;在"速食"的時代,社會的庸俗不耐表現在:"浮想不寫"的無力,多以圖像和圖騰表述讓人想像的意思。

常見社會上的對話,各方呈現破碎的贅言,反映的是,思想表述能力的貧乏,浮想而不能思,也不能述,問題的原因在不能寫作。

歐美的學校,鼓勵學生寫作,必須提出討論課的書面報告、公開報告、發表不同等級的論文,…;依據格式規範,還有不同的專業報告、論述文章、小論文、學位論文、學術論文。能寫,必須經歷學問的訓練和思想的啟發。

法國,多年來的「中學畢業會考」,有「哲學寫作」的科目,這項考試有偉大而古典的意義,讓學生多讀經典而能好學深思,對選定的題目,振筆寫出自己的思想創見;也是人生思想的啟蒙。

台灣學生與其"花銀子"置裝和變裝排演和表演,何不寫出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思想創見?可預期地,文章千古事,誰理你?老師,可能也不耐讀完通篇;最後只批註:"貴生附註:複製的來源!",或"讀君「佳作」,徹夜難眠"。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