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 《「湊上去」》

圖片
最早開始「走市集」,是在初中二年級時,學校對於俺這種第一屆的學生加強了課後輔導的時程。於是,晚上八時才下課,俺沒有住宿在學校,而是頂著夜風或寒雨,騎鐵馬回家;次日,趕早出門又去上學。 當時,真有苦日子輪迴的無奈。然而,對台灣政治現實和不公不義社會結構的理解,也從那時得到啟蒙;趕上有限度的「中央民議代表的增補選」活動,在晚上回家途經台北市南機場附近,有黃信介、康寧祥,•••等「黨外」的演講,俺禁不住調轉鐵馬,騎到場子附近旁聽。 當時,總可以察覺有「便衣卒子」埋伏監視;另有一個特色,就是有湊上來趕集的烤香腸、彈珠檯的流動攤販,跟著遊走不同地方的場子,還提醒俺場次路線時程。 寒風中,行動燈光下,燒烤香腸的煙氣和煮玉米的熱氣似乎襯出台灣民主抗爭意識的生機。俺就如此地,理解和接觸台灣這片土地上庶民渴望自由民主的真實面,反而對於在學校課堂上屢考高分的中國歷史、中國地理更疏離,更有批判性的質疑。 之後,隨著台灣自由化和民主化的進程,來到高中、大學,陸續接觸和認識台灣歷史、地理、人物,一路站在台灣這片大地上的自信;看到台灣的解除戒嚴和解構,年紀也來到人生初老,思想能力更能洞察現象直探本質。 說來,俺很懷念初中時期的好奇、叛逆歲月,下學後不趕快回家而是去趕民主運動的「黨外市集」,湊上去買一支烤香腸或水煮玉米充饑,甚至再玩一把打彈珠檯,到演講收場才回家,已經是晚上十一時多了。 台灣的民主已從「黨外」發展到「多黨」,俺也不再去趕市集的造勢場子聽演講了!許多新興政黨,淪為說不清楚、講不明白自己政黨對台灣的國家願景,而淪為「政治地攤黨」,以話術媚俗於社會;說來說去,就是賣劣質的「中國神器」,迷惑社會必須相信「中國皇帝」,沒有靠中國就會死。 這般虛無現象,呈現給本土台灣人看到的是,到中國北京趕集,凑上中國,替中國說好鬼故事。俺自傲於青少年時期湊上去的民主洗禮和啟蒙,使自己現在能看清楚和拒絕那些賣假貨的趕中國市集的走卒子。

哲學人生筆記 -《「咎」的意義》

 
 
 
學校發生「納粹醜事」;誰該負責?高中學生是「未成年人」;家長、師長和校長都有不同方位的責任。其中,校長有推動校務和督導校務行政之責;私立學校的校長,還必須先對「董事會」負責。

家長,送子女入學校,校長和老師有共同督導和教育學生的職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尤其解惑,重在鼓勵學生,在自由精神和獨立思想的基礎上,明辨價值是非,好學能思。畢竟,中學生生理早熟,心智卻仍未成年;家長和師長的適時和適當的引導、勸解和規範,仍不可缺少。

從這個角度出發,「未成年人」的「高中學生」玩「變裝秀」,觸碰外國的社會、宗教、民族的傷痛和國家的痛腳;引來抗議,承受者是台灣和台灣人在世界上的形象,以及日後招致無辜的台灣人,在國外受到蓄意的報復。

對於宗教和民族的傷痛宜謹慎面對,不可對特定的對象無視傷痕地輕侮和羞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同理心,也是文明。

校長,在這件「納粹鳥事」上,有行政督導責任和失職;至少已經讓校譽受損。下期的「私立學校評鑑」、招生的名額和政府補助款,校外捐獻,都有不利發展的可能。

督導校務,得到"負評",校長審度形勢而辭職,至少是個人的行政承擔。但是,台灣能否走上捍衛文明價值的轉型正義,恐怕仍然是「歧路亡羊」;類似的「納粹鳥事」仍然會再發生。

台灣駐德大使,不過是點出民主燈塔底下仍有烏賊成群,竟在國會殿堂上,引來「理番部」的「斷交部長」答詢,要勸告大使:"注意自己的身份已不同於往日"。

殊不知,大使在「駐節國」對國內發生「納粹鳥事」的指正批評,又不是批評德國的內政;反而是在「去納粹化」( Entnazifizierung)的法律政策明確的「聯邦德國」,呼應堅守共同的文明價值,高於只能謹記大使身分,作一個"無用旁觀者"的意義。

「變裝納粹秀」,從「咎」的意義,理解到台灣社會仍有積污難清的「納粹黨國」的遺害;仍然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來啟蒙和去除魅。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神豬虎頭柑」》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