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自我解構」》

圖片
「面向事實,呈現真相」,這是對現象檢定的目的。以上的啟示,來自聽多了也見夠了「話術」,經歷過事件過程,只要時間夠久,那套自欺欺人的「話術」會自我解構。 馬先生,曾經貴為八年的中華民國總統,卸任了仍享受台灣人民血汗的供養和禮遇。有政治倫理和誠信者,至少應該表現出以往自我標榜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溫、良、恭、儉、讓,以捍衛其黨長期向台灣人民宣示的反共和捍衛中華民國。 面對「共匪」,這個中國國民黨曾經強制台灣人民必須反對的叛亂組織,「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而且,「反共必勝,復國必成」。如此的「反共國策」所加之於台灣人民的要求和犧牲,都是為了捍衛遷佔台灣的中華民國。 如果共匪滅中華民國和吞併台灣的帝國主義領土野心不死,馬前總統有何理由自我矮化,踐踏國格,無原則地「客隨主便」任由共匪羞辱,還必須表態非常滿意於被矮化和被羞辱,而且超乎預期?這已是精神病態的樂於受辱。 個人甘於自賤和被共匪作賤,台灣人對甘之如飴的馬先生可以不足為惜的!也可無視於這位馬先生的存在。反而,可以用台灣人的角度看到,外來黨國虛構的反共敘事,正由其造神的「黨國之子」在自我解構中。

人生故事筆記 -《「不通」的意義》

 
 
 
曾經,台灣對中國實施「三不政策」;中國在一九七九年元月初,與美國「關係正常化」之後,也發表「告台灣同胞書」,訴求能與台灣「三通」:「通航、通商、通郵」,希望與台灣有橋樑聯結,才有更進一步染指的機會。

當年,「三通」的訴求和渴望,以及自信,是中國「和平統一」政策的配套措施;也是「美中關係正常化」,‘’武力侵台‘’無能為力之下,不得不改弦易轍。那個不通的時代,在解除戒嚴之前,台灣人自行與中國有「三通」事實者,俱屬「通匪」,會受到「刑法」的「公訴」。

當年,我在金門服「預官役」;在前線的深夜出去查哨,常聽到對岸「共匪」的「播音站」放送親情訴求:有老母親泣訴思兒之苦;還問:“娘託人寫信給你,都沒有你的回信”。

當年,我聽多次之後,同是出外的遊子,我能感同身受“母子同心”,却呼喚而無下落的痛苦。當時,有些我方的官兵叛逃,除了政诒立場的變異或居心之外,有些“老芋官兵”的叛逃,確實是難耐思鄉和思親之苦;親人阻絕,各在海的一方,是天倫的不幸。

當年,我即使服役多勞,仍不忘得空讀德文和哲人“”尼采’的“語錄”;記憶中,有讀過一篇關於“柏林圍牆”分隔一座歷史名城和阻斷親情的無人性和荒繆的故事。直到我自己後來赴德國求學,曾在一九八九年,來到「西柏林」遊訪;看別「東柏林」來的探親客返家時,大包小包的民生物資隨行帶回「東柏林」。

前後十年的歲月,我在「金門」和「西柏林」兩地,分別親自見證政治殘害人性和人倫的粗暴。有過經歷,我知道,政治的對立而強制和破壞人倫親情,終於枉然。只有專制暴力的政權,才會枉顧人性。

這也是為何必須捍衡自由,鞏固民主的原因。人民、人性和親情,絕對不應該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台灣曾經在‘’外來黨國政權‘’,長達三十七年的「戒嚴體制」下,因缺乏自信而採行「三不政策」,閉關自守。幸好,台灣的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趨勢,使開放成為歷史的必然。

很遺憾地,中國自稱「大國崛起」,却愈來愈缺乏自信,愈來愈退縮保權和禁錮專制,與一九七八年所確立的「改革開放」政策,背道而行;甚至放話,以“斷絕”與台灣的「三通」威脅台灣。

若真如此,將是中國自己的重大“損失”,於台灣無損毫髮。中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都是‘’經濟學博士‘’;渠等應該知道,所謂“中國崛起”的基礎,是得利於「改革開放」。

彼等二人的經濟學問能力,是真是假?就看下一步,要不要“自宮”曾經視為“統一戰線”的“寶貝” :對台灣的「三通」?也許,台灣人可以看到「葉公好龍」。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一《同志與敵人》

人生故事筆記 一《崩潰》

人生故事筆記 - 《趙子龍燉黑土雞》

相關參考:

哲學人生筆記 -《阿母的呼喚》

日本演歌 : 昭和名曲:《岸壁の母》,二葉百合子 演唱: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