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法哲學筆記 - 《「台灣議題」vs.「中國內政」》

圖片
米國前任的國務卿龐培歐先生,在任期之末,曾表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現任的米國國務卿布林肯先生近日也強調:「台海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確實,這兩位米國前後任的首席外交官的敘事,是對當今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說出了台灣早已獨立存在的事實,涉及台灣的安全與地位的議題,何來有中國所宣稱的"內政問題不容外國干涉"的謬稱和偽論? 但是,以上的涉及國際法認知的、台灣作為已獨立的國家法權條件已存在的敘事,仍有未言自明的「隱喻」,可供台灣內部有宣稱"「中華民國」代表「一個中國」"的認同者注意: 台灣的安全和地位是一個關係到世界經濟和安全的「國際議題」;台灣被稱為「問題」,那是外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列強勢力的客觀認知。 台灣,必須主張自己的法權上和法益上的主體地位,在關於自己的敘事論述時,不宜跟進外部列強勢力的敘事語境所稱的「問題」。在認知上,若台灣是「問題」,就恐淪為被各方處理的對像。 在台灣內部,有一部份人,一再論述「一中各表」的敘事,並以此「符咒」嫁接虛構的「九二共識」符咒,再偷渡到被「一個中國」的黑洞吞噬。 「台海安全相關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在此回到米國兩位前後任國務卿未言自明的隱喻,台灣當然也不是自稱代表「一個中國」的中華民國的內政問題。「一中各表」的誤謬和偽題的虛構敘述,可以休矣! 退一步而言,台灣內部那些割捨不掉「中國結」的勢力,既然自稱「中華民國」就是「一個中國」;那又何必莫名地去不知所云的「一中各表」?

園藝生活筆記 -《「詐蛋」與「土蛋」》

 
 
以前,家裡有「養雞」,也有「養鴿」;樂趣在於「拾蛋」。「鴿子」奉行堅貞的「一夫一妻制」,會抗拒「外遇」的引誘;又被餵養在「鴿舍」裡,每對「夫妻」有專屬的「鴿巢」;現在回想起來,就是被安置在「鴿子國宅」,有共用的公共空間和共同的飲食器皿。

「鴿子」,在產卵期間,會先後生下兩粒「鴿蛋」。為了避免「孵蛋」的時間有落差,導致發育的起點不公平;我都會「卵巢」中放入一粒以假亂真的「詐蛋」取代第一粒「真蛋」,以安撫鴿子,讓鴿子不察而依然認真地「孵蛋」。

等到第第二粒「真蛋」被生下來,我再歸建第一粒「真蛋」;然後撫摸「鴿子」,鼓勵夫妻,「孵蛋」是來真的「兩粒」。至於家中放養的「土雞」,各有「下蛋」的不同的「私房產地」;清晨,尋覓之後,總能找到幾粒。拾起溫熱有餘的「土雞蛋」,交給母親煎「荷包蛋」作「便當料理」。

自家生產食材,是能自得其樂的「農趣」;「養雞」和「養鴿」,都是與動物互動;為了有效管理,難免「用計」去「詐蛋」。現在回想起來,爾詐我虞,童年的「躲貓咪」和「捉迷藏」,都是相似的童心童趣。

以前,養家禽的農業生產活動,現在,被家庭園藝取代了;自家食用的蔬果,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植栽作物。然而,照顧起來不輕鬆,天災、蟲害和病理的問題,經常出現;若非堅持有機栽培和自得其樂;半途而廢也不意外。

一百天之前,我將發芽的「馬鈴薯」覆土,等待本日,正好滿一百天,正式挖土找「土蛋」;猶如「尋寶」。上天不負苦心人;這段期間,我也認真照顧「馬鈴薯」;一切有機施作。翻動營養的土壤,像雞蛋大小,甚至比擬半顆拳頭大的「土蛋」,紛紛出土。長在附近的「九層塔」也被招來作搭配的食材。

拍照烙印後,食材被送進廚房;在期待中,被做成「土蛋雞肉咖哩蓋飯」;「土蛋」酥鬆的口感和被「九層塔」提味出來的「咖哩香味」含在一起,吃了真是心滿意足。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哲學人生筆記 -《「心情的哲學」》

哲學人生筆記 -《人與鳥,牢籠的想像》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