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被歧視」的理解》

圖片
「被歧視」, 一種相對於「歧視」在主客位置上的位差。總之,互看「不對位」的視覺上和心理上的偏差。文化的、宗教的、族群的、部落的、語音的,•••無所不在。 「被歧視者」將感受說出來的時候,必然是一種被排斥的、被看低的自卑和受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被歧視」來自相對者的「優越感」。每個生物系統都存在「歧視」和「被歧視」,關鍵在於「實力」,那才是「被歧視者」必須武裝自己的條件。 曾經貴為米國總統的川普君,連任失敗後回復「死老百姓」的地位,多案的官司纏訟,不免感嘆「被歧視」。那就是失去權力,也就失去特權;虎到平地被狗吠,很正常! 最近,台灣的郭大富想選總統被徵召不成,心理和自尊頗受創,支持者傳出其在過程中「被歧視」。浮世以成敗論地位。不虛也! 中國人,近來熱嗆香港「國泰航空」的空服員歧視中國乘客;事出於,中國乘客對於要求提供「毛毯」的英語說成了要「地毯」,而被空服員嘲笑且相傳於同事之間。此舉,引來「中國人玻璃心症候群」的發作,以前的「百年民族恥辱」又被喚起。 回想過往到現在的大小敘事;別忘了!中國自己常欺侮鄰國,要求朝貢天朝和漢族的天子;中國人更常仗勢欺弱;對周圍的鄰人,常駡人「小日本鬼子」,「鬼島呆包子」、「高麗棒子」、「越南蠻子」、「夷狄番子」、「西番犬戎」,•••。 俺的老中同學透露著:中國廣大地域人口的互相歧視多矣!北京人歧視上海人,男人懼內而侍妻;上海人又歧視廣東人,後者好吃陸海空的各類野味。有意思地,以政治地緣上的遠近來決定歧視的程度。 上海、廣州的「城市經濟」較有發展;北京來的老中同學給的評語是:中國地廣人多,有歧視是多元文化現象,「夷狄犬戎」入中國則漢化,「被歧視」是異族同化進程中的自然現象。就忍著唄!佛教東傳中國,梵語讀音“अमिताभ"(Amitābha)現在不都習慣著唸「阿彌陀佛」?! 天啊!這樣的大國衆民,自以為是的心態,難怪會讓內外的弱者恐懼,活得沒有人的尊嚴。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哲學人生筆記 -《「文言文」的生活》

 
 
學習口語,在學習書寫之前;這也是人口中,「文盲」仍然可以流利地說話,却大字不識幾個。對於消除「文盲」,促進社會對話,文明進化,族群平等,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和口語書寫一致。

歐洲曾經有漫長的「黑暗時代」;教會和神職以「拉丁文」解經說道;基督教是歐洲的普遍宗教;即使多民族和文化異樣,以「拉丁文」傳佈的基督宗教,在神權統治下,形成教會和神職的專制和支配的優勢。絕對的價值和信仰,造成教會專政下的迫害異端、愚民和腐化。教會專賣「贖罪券」就是專政下的必然腐化。

德國,到了「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與「羅馬教廷」正式絕裂,歐洲大陸出現「基督新教」。

「路德」的偉大貢獻之一,就是將「拉丁文」的「聖經」譯成「德文聖經」,使說德文的本民族更容易親近「聖經」,理解教義;信徒可以自己向「上帝」禱告和告解,實踐「因信稱義」的宗教生活。每一位信徒,都可以是「上帝」在俗世的「義人」,不必再透過教會和神職的仲介,被上下拐騙。

「拉丁文」,本身作為語言和文字,承載偉大的「羅馬法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修習「拉丁文」,我深感許多偉大的法律、哲學、宗教和倫理的生活智慧,被歐洲各民族以自己的語文傳承下來。可以說,「拉丁文」有「作學問」的工具價值,查考和引述古典文獻,具備「拉丁文」的語文能力是有助益的。

但是,在社會對話和不同階級的溝通需求方面是受到侷限的;大概只剩下自言自語和自得其樂的「鳥語」樂趣。以及在崇聖和古典儀式的場合,以「拉丁文」來點綴;在二十世紀早期,歐洲的有些古老大學在授予「講座教授」的榮典儀式,有此殊榮的教授以「拉丁文」發表此生最重要的光榮演說。

但是典型已遠,能有共噅的古典聽者很少,甚至不知所云。現在,似乎只剩「教宗」在禱告儀式上唸經文和禱詞時用到「拉丁文」。

同樣的窘境,「漢字文化」的「文言文」,可以作為偉大的「文化遺產」,讓有懷舊文化遺緒的族群,自己緬懷和自得其樂。以社會分工的角度而言,有需求的現代人自行去學習,就像學習「稀有語文」,可以自己去與懂「文言文」的「古人」神遊。

「漢字」所承載的「漢文化」固然歷史悠久和豐富,也曾經是高度發展的「舊時代」的文明。但是,其中所承載的保守、反動、蒙味、愚民的神學說教也不少;很難找出有現代意義的民主、進步和科學的價值。

「文言文」,可以作為「文化遺產」;但是作為「溝通工具」,必然不切實際。在現代社會,日常的生活中,若以「文言文」表述情感,只會顯得「生不逢時」。有故事案例乙則,如下之「文言文」所記載:

夫以「Line」留「文言」於「愛妻」:“卿卿吾愛,飯飽否?余在外已酒足,夜已深,恐難早歸,外宿,允否?”。

妻怨,回夫:“悉矣!然不可外遇耶!良人者,妾所依,朌夫君自重,莫酒足忘妾,另結新歡;妾恐無奈,亟思皈依佛門,木魚青燈伴餘生”。

夫,愛妻心切,恐妻出家,為妖僧所拐;心慌暗夜兼程,酒後奔車趕路,心焦如焚。及至,入屋所見大驚,妻已琵琶別抱。

書生草民,閒來無聊,乃評註:

"夫妻,本可各自「已讀不回」,自尋極樂;奈何愚夫愚婦,難忘「離騷」,小別送秋波,以「文言文」調情互娱;妻,深夜難眠;夫,本不宜星夜疾行,奈何,妻深閨寂寞,文思泉湧,難以自持,多回「鳥語」二三句,致紅杏出牆乙事,東窗事發,悔恨不已。樂極生悲矣!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而已矣!既有心向佛,宜學「佛祖」:“不可說!”之「法智」。罷已矣!嗚呼哀哉!夫妻緣盡於此「鳥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