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被歧視」的理解》

圖片
「被歧視」, 一種相對於「歧視」在主客位置上的位差。總之,互看「不對位」的視覺上和心理上的偏差。文化的、宗教的、族群的、部落的、語音的,•••無所不在。 「被歧視者」將感受說出來的時候,必然是一種被排斥的、被看低的自卑和受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被歧視」來自相對者的「優越感」。每個生物系統都存在「歧視」和「被歧視」,關鍵在於「實力」,那才是「被歧視者」必須武裝自己的條件。 曾經貴為米國總統的川普君,連任失敗後回復「死老百姓」的地位,多案的官司纏訟,不免感嘆「被歧視」。那就是失去權力,也就失去特權;虎到平地被狗吠,很正常! 最近,台灣的郭大富想選總統被徵召不成,心理和自尊頗受創,支持者傳出其在過程中「被歧視」。浮世以成敗論地位。不虛也! 中國人,近來熱嗆香港「國泰航空」的空服員歧視中國乘客;事出於,中國乘客對於要求提供「毛毯」的英語說成了要「地毯」,而被空服員嘲笑且相傳於同事之間。此舉,引來「中國人玻璃心症候群」的發作,以前的「百年民族恥辱」又被喚起。 回想過往到現在的大小敘事;別忘了!中國自己常欺侮鄰國,要求朝貢天朝和漢族的天子;中國人更常仗勢欺弱;對周圍的鄰人,常駡人「小日本鬼子」,「鬼島呆包子」、「高麗棒子」、「越南蠻子」、「夷狄番子」、「西番犬戎」,•••。 俺的老中同學透露著:中國廣大地域人口的互相歧視多矣!北京人歧視上海人,男人懼內而侍妻;上海人又歧視廣東人,後者好吃陸海空的各類野味。有意思地,以政治地緣上的遠近來決定歧視的程度。 上海、廣州的「城市經濟」較有發展;北京來的老中同學給的評語是:中國地廣人多,有歧視是多元文化現象,「夷狄犬戎」入中國則漢化,「被歧視」是異族同化進程中的自然現象。就忍著唄!佛教東傳中國,梵語讀音“अमिताभ"(Amitābha)現在不都習慣著唸「阿彌陀佛」?! 天啊!這樣的大國衆民,自以為是的心態,難怪會讓內外的弱者恐懼,活得沒有人的尊嚴。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哲學人生筆記 - 《「大學」與「校長」》

 
 
 
 
「台灣大學」,在紛擾多時之後,終於選出「大學校長」,引來不同面向的評價;有期待也有失望。無論如何,有「大學校長」了。

文人相輕,可預期地,「台灣大學」未來將是繼續紛擾多事和黑函紛飛。台灣的大學,很像「鬥狗園」,咬來咬去!也很像「春滿樓」,很那個…。

女同學,有一天成為同學們的「師母」,不意外!「校長」成為「川普」,‘’地產商‘’,很奇怪吧!「教授」成為中國的「代言人」,唯利是圖!

本質上,「大學」和「大學校長」是兩個層次。「大學」是學術「機構」,德文字表述的「大學」是"Die Universität"; 也是一種「本體」或「本質」,德文字以“Das Wesen”表述。「校長」承擔此機構發展領導者的行政角色。

高等的學術和教育,英美的和歐陸的系統各有特色。歐陸的系統,生成於歷史和宗教的學術發展。英國的系統,偏向文化的學術發展。美國的系統,強調科學的學術發展。

又因為美國是早期的歐洲「清教徒」移民所建立的國家,大學的發展帶有「宗教使命」;在經營上,又呈現效率導向的學術發展。

英美大學的修業「學期」或「學年」,都有明確的規定;「學科」上又趨向市場與功利效益;「校長」扮演類似企業的「專業經理人」。歐陸的大學,以我個人的德國大學經驗,就是自由獨立與漫長豐富。

一直難以忘懷而銘記在心的理念,就是“真理使你們自由”的銘文。德國的「大學」是公立的,「教授」以學術自治大學,「校長」以「名望」領導大學的歷史發展。

在歷史進程中,「大學」和「宗教」有相似的命運,就是與國家的立場關係。國家強調治理的秩序呈現;「大學」重視自由與獨立;「宗教」意圖全面地洗腦。

近代民主國家的「立憲主義」,幸好有預設的價值,在憲法中建立「防火牆」,規定國家必須是「政教分離」的‘’世俗化‘’發展,以照應全部人民的多元價值取向;保障宗教自由,也保障高等教育的「大學」享有學術自由。

「大學」的領導危機,有可能出在「校長」個人的政治理念,視治理下的「大學」肩屓國家興亡的責任;「大學」必須配合國家的意志。

德國近代史上的著名公案,就是成名於任教「馬堡大學」時期的哲學界上升的新星「海德格爾」,在「納粹黨」全面掌控德國的時代,以世界有名的哲學家地位和聲望,出任有五百多年歷史,位在德國西南部「黑森林之都」的「佛萊堡大學」(A.L. Uni. Freiburg im Breisgau)的校長。

在政治理念上,寄望於「納粹黨國」能復興德國大學的古典精神和使命,也讓自己成為「納粹黨」極權壓迫的‘’同路人‘’。戰後,「海德格爾」被盟軍佔領當局停止授課,接受調查。

台灣有儒教極壞的傳統「學而優則仕」;大學教授巴望來自政治權力者的關愛眼神;出仕也出事,禍國殃民後,又回大學誤人子弟,或出任企業的「獨立董事」為奸商作「門神」,陷害投資的股東。

校長像政客坐立不安,教授像學閥爭食政府委託的研究案,暗中玩未來的「師母」,助理像廉價奴工。學生,自求多福,等著考試抄教授故意洩露的答案。「大學」的「自由精神」和「獨立思想」?好像是遥遠的「西方傳說」。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那一年冬天在馬堡,等待他點亮燈!》

哲學人生筆記 -《大學的精神》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