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民調疲乏」》

圖片
大選愈近,民調愈亂!原因不外乎,問到疲乏了,已沒有鳥意矣! 前天,俺下午收到兩通桌機電話民調;第一通電話是那位自稱將「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現任市議員,以語音發聲,毫無禮儀的強問受話者,是否支持同選區內的對手?沒禮貌的詢問,只能得到掛機。 不久,另一通是大學生受其老師接案而被委託的電話問卷民調,有關本次總統大選的支持對象。可憐的年輕人,台灣的政治民意市調已無新鮮感矣! 民調,原先被標榜是「科學」調查、分析趨勢的走向;但是,出於各主辦單位負責人的心術不正,操控焦慮、販賣對立、仇恨和恐懼的「神學」情境,已不值得呼應民調電話了。 以抽象、空洞的時事議題設計問卷,趁鮮誤導受訪者,只會讓人感受耳力疲乏又無趣。台灣的民調已媒體化,各有扈庸於立場鮮明的媒體,彷彿媒體的「政治保安部」,或政黨的「政治作戰黨衛軍」。 在此種民意疲乏的當下情境,竟然有些自認媒體人的要角,以為可以媒合參選人的有利組合,彷彿保險單的獲利保證。若以為,群衆願隨其擺弄,那豈不是羞辱人的奴性? 民調疲乏和無趣,詢問受衆「下架政敵」的意願?彷彿回到過去,被迫喊著「反攻大陸」的意願,愈喊下去愈無力,終於淪為神學笑話。

哲學人生筆記 - 《「異言怪語」》

 
 
 
鳥類想必不能理解,也不服氣,平常同類吱吱喳喳、聊天,‘’打趴死‘’,或唱歌傳情,無論內容深淺,都被人類歸類為「鳥語」,而且還得「花香」來陪襯;似乎「鳥語」有異味,非得「鳥語花香」才是「一體」。

鳥類應該想要有自己的「主體意義」,可能也想呼籲人類,尊重「鳥類價值」,不要在「鳥語」之後再加其他的「狀語」。

「花兒」,也很鬱卒,自己本來有姿色,又没噴「香水」,人類却只聞香,還拿「花香」去拼湊「鳥語」;真是!啥麼……?又啥麼…的「鳥話」?

孤芳自賞,意指「自我肯定」,不求外來的、他者的「附和」。「美」與「醜」,看似相對,在哲學的理解,各有「主體價值」,何來客觀的「偏見」和「偏好」,選美棄醜?

浮世諸現象,都是先「生成」再「合成」,以求「完整」,也會事過而情境變化。是以,「錦上添花」,就多餘了!简單,不好否?何必牽扯不相關的「外掛」?

鳥類不平自己的「鳥語」失去「主體」;但是,人類自認「善意」;鳥類多族,平常鳥語吱吱喳喳,實在不知在說些啥麼「鳥話」?為求敍述多元,以一概括,稱為「鳥語」;與「漢語」、「英語」、「法語」、「德語」、「俄語」、「西語」、「日語」同列為「自然八語」。

大多數的人,生來先跟「阿母」學呀呀,說些五四三的「婴語」;「阿母」就很得意:“寶寶好棒棒!會跟著「阿母」說「母語」耶!”。

俺,曾學過「嬰語」,應該曾說過:“哇 哇 哇!…·呀呀呀”;成長過程中,學新語忘舊語;自己說的「婴語」有什麼博大精深的微言大義」?不好意思!難以回復了。

不過,俺照顧老人長者的專業經驗豐富。俺的經驗:“人生到老年歲月,「婴語」的能力又會自動回來;這種現象是「返老還童」;反而,人生精華時期的「人語」逐漸離離落落,還可能被說成「走鐘」的「老番颠」”;意思就是言行「脱線」,而且「不對時」,讓人詫異。

俺學會多類「番語」,視為樂趣和「學問」的工具,也行旅浮世,遊歷番邦。有時候,挫折感來自聽嘸「番童說番語」,不是內容高深,而是支離破碎,表達能力不完整,只好就教於「番童」之「父母」。奈何,大人也只能聳肩微笑:“別當真!不知所云也”。

不過,俺安慰「番童」的父母」:“好純真!童言童語最真實,好有詩意!以後會成為詩人”。俺的善意強解,換來「番父母」的再次聳肩苦笑:“怪叔叔!也真是不知所云也!”。

浮世多語,世道難行偏要行,神學的解釋,在於「上帝」的惡意傑作,避免被「祂」造作出來的「動物」共用‘’同一語言‘’,聯合起來,互相‘’打趴死‘’,說「祂」的壞話,妄圖造反。

浮世,因此,動物的語言繁多,想學也學不完。俺,多年來,多學「植物語」;植物表意,不重文法、音韻而以姿色表意。鳥類也經常來「植物之家」交流。俺與鳥類、植物交流,有說有笑,心情愉悦。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