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被歧視」的理解》

圖片
「被歧視」, 一種相對於「歧視」在主客位置上的位差。總之,互看「不對位」的視覺上和心理上的偏差。文化的、宗教的、族群的、部落的、語音的,•••無所不在。 「被歧視者」將感受說出來的時候,必然是一種被排斥的、被看低的自卑和受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被歧視」來自相對者的「優越感」。每個生物系統都存在「歧視」和「被歧視」,關鍵在於「實力」,那才是「被歧視者」必須武裝自己的條件。 曾經貴為米國總統的川普君,連任失敗後回復「死老百姓」的地位,多案的官司纏訟,不免感嘆「被歧視」。那就是失去權力,也就失去特權;虎到平地被狗吠,很正常! 最近,台灣的郭大富想選總統被徵召不成,心理和自尊頗受創,支持者傳出其在過程中「被歧視」。浮世以成敗論地位。不虛也! 中國人,近來熱嗆香港「國泰航空」的空服員歧視中國乘客;事出於,中國乘客對於要求提供「毛毯」的英語說成了要「地毯」,而被空服員嘲笑且相傳於同事之間。此舉,引來「中國人玻璃心症候群」的發作,以前的「百年民族恥辱」又被喚起。 回想過往到現在的大小敘事;別忘了!中國自己常欺侮鄰國,要求朝貢天朝和漢族的天子;中國人更常仗勢欺弱;對周圍的鄰人,常駡人「小日本鬼子」,「鬼島呆包子」、「高麗棒子」、「越南蠻子」、「夷狄番子」、「西番犬戎」,•••。 俺的老中同學透露著:中國廣大地域人口的互相歧視多矣!北京人歧視上海人,男人懼內而侍妻;上海人又歧視廣東人,後者好吃陸海空的各類野味。有意思地,以政治地緣上的遠近來決定歧視的程度。 上海、廣州的「城市經濟」較有發展;北京來的老中同學給的評語是:中國地廣人多,有歧視是多元文化現象,「夷狄犬戎」入中國則漢化,「被歧視」是異族同化進程中的自然現象。就忍著唄!佛教東傳中國,梵語讀音“अमिताभ"(Amitābha)現在不都習慣著唸「阿彌陀佛」?! 天啊!這樣的大國衆民,自以為是的心態,難怪會讓內外的弱者恐懼,活得沒有人的尊嚴。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法哲學筆記 - 《「反抗權」》

 
 
忍無可忍的台灣,照現實的案例來看,先是「濁水溪」流域的「彰化縣」,以「地虎語」的發音,有「中華縣」的異字音似想像。終於,「彰化縣」政府對被「無賴」佔地霸凌鄉里的「匪穴」展開“剿匪戰役”。 

以前,這類「戰役」是「蔣總統」專屬的「豐功偉業」。台灣草民大多只能在「黨國」的「教科書」上想像。如今,「剿匪戰役」在「彰化縣」再現,以「大鋼牙戰車」直搗「匪穴」,替「玻璃心」的「牆國」提前慶祝「共匪國慶」。

「剿匪戰役」,聽起來,槍林彈雨和炮火漫天;如今,只有「大鋼牙」啃骨的‘’咔咔聲‘’;這是「民主國」和「法治國」的可貴特徵。人民,對於外侮,不能消極地只等待國家和政府的被動作為。

當權之後,政客只想捍衛自己得來不易的權位利益;對於國格和人民的尊嚴受侮,除非民氣高嗆,否則只想「維持現狀」,而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因無他:人民懦弱、偽善和鄉愿、好騙,讓當權的政客只會虛委和敷衍。

俺研讀「法哲學」,深知國家和政府的罪惡本質;因此,捍衛人民的自由和天賦權利,只能靠人民自己的決心和反抗不義的意志。「古典國家」的出現是不得已的「授權治理」;人民,最好仍然要擁有「私人武力」,保護自己的家園和合意的國家;否則,外侮踵至。

「米國憲法」保障人民有「擁槍權利」,不可被法律剝奪,是很值得參考的典範。去年本日,寫下的「法哲學筆記 - 《「你來打我啊!」》」,本日唤起俺,對時空場景的想像;在捍衛生長的家園和土地這件事上,俺是「鷹派」。

――――――――――――――――――

相關文章:

法哲學筆記 -《「你來打我啊!」》

突發的治安事件,一時找不到"出去摸魚"的「警察」,是很正常的困窘;所以,「警察」"龜速到場",也很正常。草民抱怨「警察」怠速,實在是期望太高,「警察」又不是「宅及便」;而且,苦主的草民,必須注意,不可當面責怪「警察」:"龜速到場"。

否則,「警察」惱羞成怒,草民可能被以「妨礙公務」移送法辦;這下子又受傷害。苦主,出了「醫院」,接著跑「法院」;反正,都有「院長」會「關心」你。幾年前,我路過一件「家暴事件」的現場;反正,遭逢不幸,順道觀賞各方「當事人」的處理能力,以供「浮世料理」的參考。

「家暴事件」的苦主,當然是一位中年「人妻」;看來女人容易成為「災民」,男人大多是「暴民」;這是浮世的刻板印象;「男女互打」,男人即使有理,也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反正"穩慘";還可能被貼上「性騷擾」阿嬤的「桂冠」。這一點,可以去問「嘉義縣」的苦主「阿文」。

那件「家暴事件」,當時我路過,先是聽到「人妻」碎碎唸不停,又高聲嗆被碎碎唸的男人:"你打我啊!...你來打我啊!.. 你來打我啊!你不敢?是吧!沒種!" ;真讓人"氣結",要不是我文質彬彬,真應該"上場代打"。

終於,男人應「人妻」的要求,也滿足觀眾的期待,"動手動腳";依我的「功夫底子」,這男人的手腳功夫完全不及格,像「初登板」的「菜鳥投手」,暴投又暴投。不是「武家」,夭壽喲!三兩下,女人竟然被打中要害,倒地不起。那個男人,惡狠狠地跑離現場。事出有因,卻也突然;觀眾即使想勸阻,已經來不及了。

在此之前,已經有鄰居報警;也許,「警察」見怪不怪,苦主"久趴不起",已經有一陣子,才見到兩位「警察」來到。先有一位觀眾,還好不是我,嗆「警察」:"等你們好久!早不來,晚不來,出事後才來!"。這句話,很有學問,我記下來了!幸好,也不是我說的。

當時,「警察」似乎也不知如何處置現場,其中一位「警察」,呼叫支援;一位「警察」,有些惱羞成怒地說:"我們不是已經來了嗎"?

又有一位多話的觀眾,幸好,也不是我;說:"你們已經來了喔!?她搞不好已經死了!兇手也已經跑了!你們來,有啥麼鳥用"?這句"嗆警"的「經典名言」,我又記下來了!但是,我應該會厚道些,鼓勵「警察」:"爾後請早!以免延誤!";似乎,用「文言文」較高雅!

只是,突然,群眾有些騷動嘩然,兩位「警察」合力反制這位"多話的"觀眾,他有反抗,意圖掙脫,而被「上銬」,一位「警察」斥罵:"大膽!竟敢「妨礙公務」"。時光,彷彿回到「帝制時代」的「捕快拿人,押送衙門」的場景。受「言論嘲諷」,也算「妨礙公務」?實在很「玻璃心」!「警察」應該設立「輔導長」:學會忍受「言論心戰」,增強「自體免疫力」。

這時候,又來了兩部四輪的「支援警車」;「救護車」隨著「叭噗聲」也來了;不是來賣「冰淇淋」的。各方「苦主」,終於分別上車就位。最先多話的觀眾,見大勢不妙,從我面前快閃;那兩位先來的「捕快」望向我,其中一位:"へ!へ!へ!";聽起來,又有些像在喊" A! ...A! ..A !- ",報我的考試成績。還是,不知所云,怪我沒有幫忙擋人?

當時,這件路見的不幸「鳥事」;讓我警覺,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也不要見人就聊!還有,女人除非手上有持槍,否則,不要對男人嗆聲:"你來打我啊!你不敢?是吧!沒種!"。

經過這次的「鳥事」,我再次思考:"如果人民有帶槍自衛的自由,在「市場經濟」上,是否有助於破解「警察」與「黑幫」的「聯合寡佔」"?唯有人民有自衛的能力和準備,讓對方有不可知的風險,誰怕誰?自己的安全、尊嚴自己顧。民風慓悍而自強,強權和外力不敢輕舉妄動;否則,只能淪為任人威脅宰殺的羔羊。

美國建國以來,人民有帶槍的自由,難以剝奪;其中有一項人民預防「外患」和「內憂」的理念,就是作為「權利法案」的基礎之一的「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1791年12月15日):"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一支良好規範的武力,是「自由邦」的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有不受侵犯的權利,擁有和攜帶武裝) 。

這是典型的相信人民的自決,包括自律,保障人民有自衛和反抗強權壓迫的權利,不讓擁武成為「警察」與「黑幫」的特權。「全民皆兵」的國家,武力私有化;有助益於對抗最大的「黑幫」:國家和政府。除了美國的這項國家特點,類似的特點是德國的「高速公路」不設「速限」;讓「駕駛人」在行車時,必須專注於安全。

習慣成為羊群的人群,必然視以上的「武力私有化」的哲學理念為荒謬;所以,人民有「羊群效應」:被牽引和驅策。「文言文」有「牧民」一詞,不是嗎?!

――――――――――――――――――

相關文章:

詩人之國筆記 -《憤怒的左手!?》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 《「伊朗來的無花果乾!」》

法哲學筆記 -《"於法尚無不合"》

世界小事筆記 - 《「折磨學」》

哲學人生筆記 -《極道の國家和女人》

園藝生活筆記 -《祝願飛向我家的白頭翁!》